贾生的拼音版

  • jiǎ
    shēng
  • shāng
    yǐn
  • xuān
    shì
    qiú
    xián
    fǎng
    访
    zhú
    chén
    jiǎ
    shēng
    cái
    diào
    gèng
    lún
  • lián
    bàn
    qián
    wèn
    cāng
    shēng
    wèn
    guǐ
    shén
李商隐介绍和李商隐诗词大全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复制作者 李商隐
猜您喜欢

初发嘉州

形式: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复制 苏洵 《初发嘉州》
类型:

神女庙

形式: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步与世踈。 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 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 江上浩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复制 苏洵 《神女庙》

颜书四十韵

形式: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 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 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 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 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 〈或云公尸解。 虽见杀,而实不死。 〉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 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 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 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 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 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 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 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 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 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 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 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 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 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 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 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 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 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 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 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 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 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 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复制 苏洵 《颜书四十韵》

权书·项籍

形式: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徐制其后,乃克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或曰:“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于钜鹿。籍诚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与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与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则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魏伐赵,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赵而破魏。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曰险哉!   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复制 苏洵 《权书·项籍》
类型:

权书·高祖

形式:

  汉高祖挟数用术,以制一时之利害,不如陈平;揣摩天下之势,举指摇目以劫制项羽,不如张良。微此二人,则天下不归汉,而高帝乃木强之人而止耳。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不及,则高帝常先为之规画处置,以中后世之所为,晓然如目见其事而为之者。盖高帝之智,明于大而暗于小,至于此而后见也。   帝尝语吕后曰:“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必勃也。可令为太尉。”方是时,刘氏既安矣,勃又将谁安耶?故吾之意曰:“高帝之以太尉属勃也,知有吕氏之祸也。”   虽然,其不去吕后,何也?势不可也。昔者武王没,成王幼,而三监叛。帝意百岁后,将相大臣及诸侯王有武庚、禄父者,而无有以制之也。独计以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与弱子抗。吕后佐帝定天下,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以待嗣子之壮。故不去吕后者,为惠帝计也。   吕后既不可去,故削其党以损其权,使虽有变而天下不摇。是故,以樊哙之功,一旦遂欲斩之而无疑。呜呼!彼岂独于哙不仁耶!且哙与帝偕起,拔城陷阵,功不为少矣。方亚父嗾项庄时,微哙诮让羽,则汉之为汉,未可知也。一旦人有恶哙欲灭戚氏者,时哙出伐燕,立命平、勃即斩之。夫哙之罪未形也,恶之者诚伪未必也。且高帝之不以一女子斩天下之功臣,亦明矣。彼其娶于吕氏,吕氏之族若产、禄辈皆庸才不足恤,独哙豪健,诸将所不能制,后世之患,无大于此矣。夫高帝之视吕后也,犹医者之视堇也,使其毒可以治病,而无至于杀人而已矣。樊哙死,则吕氏之毒将不至于杀人,高帝以为是足以死而无忧矣。彼平、勃者,遗其忧者也。哙之死于惠之六年也,天也。使其尚在,则吕禄不可绐,太尉不得入北军矣。或谓哙于帝最亲,使之尚在,未必与产、禄叛。夫韩信、黥布、卢绾皆南面称孤,而绾又最为亲幸,然及高祖之未崩也,皆相继以逆诛。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从之邪?吾故曰:“彼平、勃者,遗其忧者也。”

复制 苏洵 《权书·高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