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道中的拼音版

  • tài
    zhōu
    dào
    zhōng
  • zhāng
    xiáng
  • yān
    tiáo
    chéng
    chá
    fēng
    jǐng
    xiāo
    tiáo
    wàng
    shē
  • chǔ
    féng
    rén
    qiān
    bǎi
    zhǒng
    máo
    yán
    dào
    chù
    liǎng
    sān
    jiā
  • huāng
    yuán
    zhào
    jiā
    àn
    huā
  • de
    wén
    shān
    céng
    guò
    西
    fēng
    huí
    shǒu
张伯祥介绍和张伯祥诗词大全

张伯祥

初名瑞以字行号西畦元末其先人避地高丽还里人遂称为高丽张氏公少嗜学有大志尝上书太傅屠公少宰杨碧川先生论科场之弊为时所传已举于乡谒选授知芜湖县有巨商犯法夜馈千金公却之曰为吏若得人一钱即不值一钱矣竟按其罪寻......
复制作者 张伯祥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木部 · 酸枣

形式:

释名 山枣。 气味 (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振悸不收藏。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此方称“酸枣仁汤”。 虚烦不眠。用酸枣仁二升,母、干姜、茯苓、芎各二两,甘草(炙)一两,先以水一斗煮枣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余各药同煮,最后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此方名“酸枣仁汤”。 骨蒸不眠。用酸枣仁一两,加水二碗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粥熟后,再下地黄汁一合,煮匀吃下。 盗汗,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酸枣》

本草纲目 · 木部 · 乌药

形式:

释名 旁其、矮樟。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沉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血痢。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小儿慢惊,昏沈或抽搐。用乌药磨水灌服。8 咽喉闭痛。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乌药》

本草纲目 · 木部 · 薰陆香

形式:

释名 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 微湿、无毒。 主治 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 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 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 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 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酒冲服五丸。又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酒送服一钱。 风虫牙痛。用乳香细嚼咽汁。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钱,共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病齿孔中。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又方:用乳香、枯矾等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 漏疮脓血。用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研为末,加米糕为丸子,塞孔中。 阴茎肿痛。用乳香、葱白等分,捣烂敷涂。 丹毒。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薰陆香》

本草纲目 · 木部 · 枳

形式:

释名 子名枳实,枳壳。枳实,枳壳一物也。 气味 枳实:苦,寒,无毒。枳壳:苦,酸,微寒,无毒。 主治 破结实,消胀满,安胃气,止溏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枳》

本草纲目 · 木部 · 蕤核

形式:

释名 白桵仁、棫仁。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点眼。此方名“零星雪膏”。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先以的在味煎取浓汁,次下蕤仁作成膏,每日点眼。眼方名“百点膏”。 目翳。用蕤仁(去油)五分、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如泥,收存点眼,能取下翳膜。又方:用蕤仁(去油)一两,加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存,去翳甚效。这两个方子,都称为“拔云膏”。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蕤核》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