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山徵君 其三的拼音版

  • shān
    zhēng
    jūn
    sān
  • zhì
    huàn
  • xiǎo
    jìng
    shēng
    táng
    jiù
    xié
    yōu
    hún
    líng
    jiā
  • zhū
    táo
    shù
    dāng
    chūn
    cǎo
    dài
    liú
    huàn
    huā
  • měi
    fàng
    chuán
    bái
    zhù
    cóng
    jiǔ
    tuō
    shā
  • fēng
    liú
    gèng
    yíng
    zhōu
    yīng
    xiàn
    ān
    zǎo
    shì
    guā
至奂介绍和至奂诗词大全

至奂

住天台山寺...
复制作者 至奂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五十二

形式: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五十二》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三十一

形式:

问“夭寿不二”。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三十一》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五十

形式: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曰:“洪要求元声不可得,恐于古乐亦难复。” 先生曰:“你说元声在何处求?” 对曰:“古人制管候气,恐是求元声之法。” 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如何可得?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必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五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

形式: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 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 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 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 曰:“睡时功夫如何用?” 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二

形式: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得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