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道中的拼音版

  • tiān
    zhú
    dào
    zhōng
  • zhì
    rén
  • lán
    hán
    chūn
    fēng
    xiāng
    gèng
    yuǎn
  • jiàn
    dào
    shuǐ
    píng
    fēn
    zhé
    qīng
    qiǎn
  • fēi
    huā
    dāng
    miàn
    duò
    diān
    dǎo
    luò
    tái
    xiǎn
  • niàn
    fāng
    lán
    guī
    fēn
    qiǎn
许志仁介绍和许志仁诗词大全

许志仁

许志仁,字信叔,与姚宽同时。事见《前贤小集拾遗》卷一。今录诗二十首。...
复制作者 许志仁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神曲

形式:

气味 甘、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虚寒反胃。治方同上。 暴泄不止。用神曲(炒)二两、蒜萸(汤泡,炒)半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产后晕绝。用神曲炒为末,水冲服一匙。 食积心痛。用陈神曲一块,烧红,淬酒二碗饮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神曲》

本草纲目 · 谷部 · 青襄

形式:

释名 梦神,巨胜苗也,生中原山谷。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主伤暑热,作汤沐头,去风润发滑皮肤,益血色。治崩中血凝注者,生捣一升,热汤绞汁半升服,立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青襄》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守气

形式:

已佚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守气》

本草纲目 · 谷部 · 蘖米

形式:

气味 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 粟芽:消积食,开胃。除烦,除热。 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麦芽: 快膈进食。用麦蘖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桔皮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参汤送下。 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腹中虚冷,消化不良。有大麦蘖五升、小麦面半斤、豉五保、杏仁二升,共熬至黄香,捣碎筛过,加糊做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开水送下。 产后便秘。不宜妄服药丸。宜用大麦芽炒黄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与粥交替饮服。 妊振后欲去胎。用麦蘖一升、蜜一升,合服。又方:有大麦芽一升。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有特效。 回乳(妇女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蘖米》

本草纲目 · 菜部 · 蒜

形式: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捣烂敷患处。 小儿白秃(头上团团白色)。有蒜切细每日擦患处。 蛇蝎螫人。有小蒜捣汁内服,外以蒜渣敷伤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