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桤轩还永昌的拼音版

  • sòng
    xuān
    hái
    yǒng
    chāng
  • áng
  • yǒu
    chéng
    cān
    guò
    ěr
    西
    píng
    yuán
    chūn
    cǎo
    zhèng
  • rén
    yān
    tiáo
    lián
    jīn
    chǐ
    齿
    shān
    shì
    wēi
    gǒng
  • liú
    shuǐ
    xiǎo
    qiáo
    yáng
    liǔ
    绿
    luò
    huā
    wēi
    zhè
  • yáo
    zhī
    bié
    hòu
    xiāng
    chù
    yún
    shù
    cāng
    máng
    mèng
沐昂介绍和沐昂诗词大全

沐昂

明凤阳府定远人,字景高。沐晟弟。晟卒,子沐斌居京师,以其代镇云南。累迁至右都督,助大军讨平思任发叛乱。卒谥武襄。...
复制作者 沐昂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形式: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四

形式: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引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四》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五

形式: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唯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五》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

形式: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一

形式: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