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处:行踪,所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明高棅《唐诗正声》:吴逸一评:自是妙音,所谓不用意而得者。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愈近愈杳。 明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俞仲蔚曰:意味闲雅,脍炙人口。 明唐汝询《唐诗解》:设为童子之言,以状山居之幽。 明王夫之《姜斋诗话》:《十九首》及《上山采蘼芜》等篇,止以一笔入圣证。自潘岳以凌杂之心作芜乱之调,而后元声几熄。唐以后间有能此者,多得之绝句耳。——意之中但取一句,“松下问童子”是已。如“怪来妆阁闭”,又止半句,愈入化境。 明徐增《而庵说唐诗》:夫寻隐者不遇,则不遇而已矣,却把一童子来作波折,妙极!有心寻隐者,何意遇童子,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寻隐者之弟子,则隐者可以遇矣。问之,“言师采药去”,则又可以遇矣……曰“只在此山中”,“此山中”见甚近,“只在”见不往别处,则又可以遇矣。岛方喜形于色,童子却又云:“是便是,但此山中云深,卒不知其所在,却往何处去寻?”是隐者终不可遇矣。此诗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终不遇,作多少层折!今人每每趁笔直下。古人有云:“笔扫千军,词流三峡”,误尽后贤,此唐已后所以无诗也。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语意真率,无复人间烟火气。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下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设为童子之言,以答寻问之意,不必实有此事。不露题字,而意已见。 近代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问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贾岛介绍和贾岛诗词大全

诗人: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
复制作者 贾岛
猜您喜欢

登古邺城

形式: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复制 岑参 《登古邺城》
类型:

金陵怀古

形式: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复制 刘禹锡 《金陵怀古》
类型:

咏史二首

形式: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复制 刘禹锡 《咏史二首》
类型:

金陵五题·并序

形式: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复制 刘禹锡 《金陵五题·并序》
类型:

八骏图

形式: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复制 白居易 《八骏图》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