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 思往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桂殿秋:词牌名,取自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的“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干:即岸,江边。 青娥: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兴地处吴越之交,故云。 舸:小船。 簟:竹席。衾:被子,轻衾即薄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朱彝尊一生都珍视着其与小姨子(妻妹)冯寿常的那段恋情,编诗集时独不删《风怀》二百韵,表示宁可死后没资格入祀孔庙两庑,即所谓不吃冷猪肉,也要保留之。《静志居琴趣》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与《风怀》诗一样,是那铭心刻骨的情事的记录。《桂殿秋》忆念的是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朱竹垞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初相恋的往事。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写尽微妙之心理活动,而且从白天写到通宵。词共两个层次,一是视觉表现,二是听觉和肤觉表现,而诸种感觉集中起来实皆心态感知而已。“青蛾”句之妙,在于将“我”之“看”藏掩于“青蛾”与“越山”的映合中,词中之意为:“你说我在看她?哪里!我在看山。我在山吗?那山焉有此“青蛾”美?我何尝要看山!”历来诗人们以青蛾与山黛互拟,朱氏却运以为饱餐秀色的技术处理。时时似在看山,实则时时在看她。“听秋雨”是不眠时听觉感知,“轻衾各自寒”是通过肤觉表现不眠通宵的。失眠者被必寒,时间感受由此推移而出。“共眠一舸”却“各自寒”,乃可望不可及发展到可感知而不可及。白天犹得“见”,夜深唯能“听”,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冷被窝里听。“各自寒”,意味着他俩已进入了“目成”阶段,心相默契。所以,当“各自寒”之时,秋雨打篷声其实也已听不到,各自心中都听到的是对方的呼唤。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此阕单调小令是金风亭长最佳之作,是有眼力的。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彝尊介绍和朱彝尊诗词大全

诗人: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
复制作者 朱彝尊
猜您喜欢

兰舟词

形式:

风荡兰舟触石矶,白波如雪卷罗衣。 香魂只在春江上,化作鸳鸯独自飞。

复制 刘崧 《兰舟词》

题许侯藏临江杨万户所燕饯诗后

形式:

山城过雨净泥沙,官马侵星早趁衙。 讼牒不来惊日永,秋云亭下看飞花。

复制 刘崧 《题许侯藏临江杨万户所燕饯诗后》

同夫尝大醉过予斋壁作枯竹一枝仍题曰与吾子高扫尘而去戏答一绝

形式:

郑公大醉仍能画,雪壁霜枝故有神。 赖得山斋清似水,不妨无叶自无尘。

复制 刘崧 《同夫尝大醉过予斋壁作枯竹一枝仍题曰与吾子高扫尘而去戏答一绝》

题故宋太祖十二世孙孟坚所赋宝鼎见乐章贺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岁上元日寿旦也其词用官绫书之

形式:

王孙自昔擅词华,仁族敦亲出内家。 惆怅百年遗墨在,吴绫犹似敕绫花。

复制 刘崧 《题故宋太祖十二世孙孟坚所赋宝鼎见乐章贺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岁上元日寿旦也其词用官绫书之》

题水村晚影图

形式:

日照乱山如涌涛,忽随烟雾落平皋。 桥西旧有幽人屋,门外青松特地高。

复制 刘崧 《题水村晚影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