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译文及注释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匀泪偎人颤」句: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匀泪,拭泪。 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唐·钱考功《归雁》:「二十五絃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不胜,承受不了;清怨,凄清幽怨。 分(fèn):料想。 「山枕檀痕涴(wò)」句: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山枕,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檀痕,浅红色的泪痕;涴,浸渍、染上。 销魂:极度的愁苦或欢乐。 折枝:中国花卉画技法,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宋仲仁《华光梅谱·取象》:「……其法有僵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 花样:供倣製的式样。 罗裙:丝罗织成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所写是词人回忆当年和妻子相会相处的情景,字句间一片春光凄凉。上阕写记忆中的美妙幽会,然而已经是别后凄凉。下阕紧承上阕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然凄怆词意并未因此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当代学者、纳兰词研究员田萍:整篇词写女子的外貌神态,中间几句亦可作情语,都是写实,这样的情景交融,又有尽而不尽之意,通体灵活隽美,是一首绝妙的好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纳兰性德介绍和纳兰性德诗词大全

诗人:纳兰性德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
复制作者 纳兰性德
猜您喜欢

独登临清阁

形式:

扬扬何处一逍遥,朱阁临清兴味高。 翠霭相连结春态,澄光下视鉴秋毫。 绿杨静舞腰初困,白鸟闲栖目不逃。 独到独归俱有意,暂期尘土落祇裯。

复制 韦骧 《独登临清阁》

骧每恶晏起强酒二癖因作诗自警

形式:

晏起已嗟为惰甚,讵堪酒病复相婴。 未忧居养能移气,当念怀安实败名。 便腹亦尝嘲睡癖,腐肠非是醉时清。 辰乎径去谁能止,壮志毋宜恃晚成。

复制 韦骧 《骧每恶晏起强酒二癖因作诗自警》

初夏公馀

形式:

公庭日无事,民伍正蚕耕。 夏浅寒犹在,云浓雨易成。 图书存远古,诗酒有馀情。 傲吏居幽僻,其谁诮近名。

复制 韦骧 《初夏公馀》

林沼春归后

形式:

林沼春归后,幽芳日益添。 芭蕉翠羽扇,芦笋碧牙签。 薄霭笼夷径,微波荡曲檐。 主人山野性,杖屦此无厌。

复制 韦骧 《林沼春归后》

九月八日薄晚离赣城十馀里而雷雨作遂倚舟以宿九日晓行又十馀里而逆风暴甚乃泊于白鹇滩侧虔之史君相留不可屡以亟行见谑今日会宾席间当语及濡滞以为笑矣因书以自戏云

形式:

佳辰来可喜,久客去难论。 为忆东篱菊,因辞北海樽。 逆风吹急浪,单舸泊孤村。 缅想茱萸宴,卢胡有后言。

复制 韦骧 《九月八日薄晚离赣城十馀里而雷雨作遂倚舟以宿九日晓行又十馀里而逆风暴甚乃泊于白鹇滩侧虔之史君相留不可屡以亟行见谑今日会宾席间当语及濡滞以为笑矣因书以自戏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