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复初斋全集邕州舟中读之即寄野云山人(丙戌)

我初闻苏斋,是闻凌氏说。
及我入翰林,公秉学使节。
山东我代公,石帆亭上别。
居杭又数年,公诗自缉缀。
寄来前数集,刊校始于浙。
刊成庋灵隐,书藏由此设。
两家诗卷中,言此颇亲切。
我重入翰林,此事遂中辍。
蒋氏来岭南,后集续刻锲。
六十有六卷,十七集胪列。
暮年续一集,四卷李所撷。
去年洛阳?,棕墨新印刷。
于是复初斋,诗乃全无缺。
书藏与朝鲜,寄去情勿竭。
忆昔庚辛间,袂与野云挈。
红尘足不到,常向苏斋谒。
谈经兼论诗,金石缘亦结。
石墨书楼中,摩挲遍碑碣。
有时坐诗境,清言落玉屑。
有时石画轩,山云赠怡悦。
东郊古寺游,拈花听僧偈。
壬秋潞水诗,柳向亦园折。
丙冬复相见,暖室畏寒雪。
尔时公渐衰,则亦嗟大耋。
公遽归峨嵋,遗集今悲阅。
集中惠我诗,一一字不灭。
十卷金石录,小印为我剟。
钦州竟无书,诗笔从此绝。
好古久同心,敢比老彭窃。
蛮江春夜船,老眼一镫瞥。
阮元介绍和阮元诗词大全

诗人:阮元

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和学海堂。生平著述甚......
复制作者 阮元
猜您喜欢

三山纪游寄洪五

形式:

自幼好道喜神仙,临风辄欲生羽翮。侧闻三十六洞天,乃是神仙之窟宅。 吾乡百里聚其三,巨灵知费几镂刻。玉笥麻姑不足数,罗浮天台乃敢与之敌。 嗟此神皋近屋庐,奈何终日披图徒啧啧。爰是斋心有七日,不携藜杖独登历。 半日到黄山,黄山凡九曲。石涧为肠胃,屈盘山之腹。 缘源日暮溪声中,行行欲尽路复通。冈峦万叠凝积翠,过此大都山为宗。 有时飞泉注巨壑,风訇雷吼何隆隆。登崇冈,入烟霭。 憩山亭,望华盖。山亭高高可望仙,华盖三峰若华盖。 云昔浮丘老仙伯,于此跨鹤遗九垓。我来褰裳陟其顶,果然崚极冠天扃。 俯视万有尽鸿蒙,独立长啸来天风。片香顶礼心魂肃,仙翁赐我青芙蓉。 子有绿髓堕尘壒,服此还丹为玉童。炉峰不可上,还窥紫元洞。 洞口白云封,诃护有蛇龙。曩惟仙人白琼海,飞步一摹云篆踪。 夜宿繁星系檐际,旁睨洞黑无根蒂。道士烹茶话靊霳,四座闻之毛发惴。 亦云军峰碧元洞天更嵲岊,我闻此语转愁绝。拜辞浮丘下青嶂,日出五更中夜发。 上山下山磴道盘,两日乃抵峰之观。观在山颠居峰趾,从趾诣峰十五里。 峭壁插天几万寻,峰端穿云看灭起。天梯石栈半欹垂,望望悬崖惟一指。 爰誓心曰尔毋怛,爰敕足曰尔勿骫。百脉交戛汗浃踵,两膝枝拄颐隐齐。 少焉休天门,踞石关,南堕游丝旴水寒,青烟数点浮群山。 既度石关惟鸟道,非复人间风浩浩。烟云瞬息已万变,惝恍不知身历高。 石骨临下下空翠,侧立烟痕人度处。半趾著石半蹈虚,喘息不闻何知惧。 悬行倒立壁上,身为蠛蠓缘屋梁。鹰翅嶙峋来攫人,欲坠不坠万古张。 石版岭,下则负背上摩膺。鹅顶峰,左有石槛右烟笼。 行人咫尺相噭应,幸不见下之空蒙。既至延伫敛精魄,默默太息疑梦中。 玉阙森列天人居,磬折再拜百虑袪。举眸群动灭,窅然惟太虚。 气象亦澌尽,太虚乃无庐。选间元气荡灵曦,玉海澄莹无端倪。 不敢久留神官怒,拨云披雾寻旧蹊。步至山腰欻雷鸣,上呈日色下阴翳。 云驰小马逐大马,殷殷俯听生然疑。下尽山麓一大笑,何人荷笠披蓑衣。 翊破云英溜雷雨,孰知我从雨上归。归路访中华,所历渐平宽。 竟日萦原隰,未敢歌路难。陟此山,若旋螺,三周百折犹山阿。 绿烟深锁不径露,一峰尽处一峰罗。既异碧元之峭崿,亦殊华盖之嵯峨。 倏恬旷,倏幽遐,高而不危深不颇,神功出险开陂陁。 呜呼三山擅灵奇,幽秀险严各奠基。告归三日休劳足,忽然掉头记依稀。 急起走笔右手涂,左手持纸尾。言无诠次只狂扫,少纵迷茫不可追。 一章写寄狮山翁,狮山狮山,此景恨不与君同。览此当卧游,户庭生清风。

复制 蓝千秋 《三山纪游寄洪五》

次韵答兰舫见怀

形式:

微黄病叶堕疏林,刚值君来踏叶寻。 又喜鱼缄冲雨至,不随鸥梦与波沈。 雅人心醉原如酒,知己情多岂在金。 况有新诗能寄我,清于瘦玉七条音。

复制 钟大源 《次韵答兰舫见怀》
类型:

呈周松霭夫子即敬题诗文集后

形式: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 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两峰拔地起,屹然辟门枢。 群山匝相向,苍翠清双矑。 以兹动峙秀,蔚为文物区。 名儒代有作,约举宁云诬。 经义阐横浦,诗派盛悔余。 夫子与曩哲,后先真合符。 早岁知六甲,诵习勤居诸。 天赋特高朗,慧业畴能如。 牙签三万轴,一一穷根株。 经史百家学,采撷皆膏腴。 下笔有神助,挥洒雄千夫。 文足修五凤,赋欲超三都。 二十折郤桂,展翼鹏骞初。 胶西策旋献,飘忽凌子虚。 名登淡墨榜,手拆红绫书。 策马花簇锦,预宴桃含珠。 翩翩众争目,风度何容与。 谓当列清美,簪笔承明庐。 校仇近天禄,同异标石渠。 声名压班马,制作摩严徐。 庶几罄夙蕴,不负胸中储。 然闻经术用,内外无或殊。 郎官应列宿,所贵繇通儒。 文翁昔化蜀,千载贻良模。 夫子设吏治,守此长不渝。 得官赴岭右,古邑龙城隅。 下车誓饮水,蔀屋和风敷。 依桑童子乐,拔薤强宗除。 与民共休息,来暮歌欢姁。 讼庭百无事,心迹莹冰壶。 闲儒䖮蛉笔,文献徵苍梧。 伟行表彰亟,佚事蒐罗俱。 功不数范瑗,博岂夸杨孚。 状嫌草木简,志陋虞衡疏。 书成媲康赵,体例近所无。 仪州亦胜地,公暇幽怀摅。 卷帘据琴阁,景物如披图。 锦绣江齿齿,蝴蝶山蘧蘧。 繁香离支熟,浓荫桃榔铺。 蛮烟暗孔翠,瘴雨啼鹧鸪。 乡心每拨触,夫不吟欷歔。 从来贤达意,捧檄为亲娱。 无何阙迎侍,远道嗟盘纡。 南山摧乔木,恶梦鸺鹠呼。 趋装不隔日,矫首云模糊。 轻舟郁林石,一叶还乡闾。 归披束晰句,抱恨增长吁。 慈晖幸可报,强奉花间舆。 蓼莪递废咏,惨郁尤难舒。 三釜背色养,空羡林间乌。 因之不再出,心益卑华膴。 三径秀松菊,安此寂寞居。 贫堪傲彭泽,清本同莱芜。 但欣著述富,不问岁月徂。 庭无惊飞雀,户有好事车。 到眼茂桃李,侍膝偕璠玙。 质疑及豹鼠,释物先虫鱼。 英才仰赅洽,乐育咸相须。 青云每接武,藉甚收时誉。 贱子少志学,材质侪薪樗。 藏拙雅宜称,痼疾婴微躯。 诗篇赖陶冶,里调呈皇荂。 拂拭有盛意,不以固陋拘。 韩门列岛可,欧氏称圣俞。 自视直万里,奚止非其徒。 名山业许睹,冀可裨颛愚。 酝酿何深厚,缃帙开琼琚。 词气逼汉魏,格律兼杜苏。 管窥纵难尽,至味供寻咀。 双声叠韵秘,余事分精粗。 钩辀复格磔,诘曲还崎岖。 论著惊俗耳,欲读翻龃龉。 才大众长会,下学空喁喁。 寒窗白醉暖,把卷微咿唔。 词澜障争倒,试手同提扶。 岂徒贵文采,足润枯肠枯。 琅琅诵不辍,愿欲万遍逾。 作诗志趋向,恐笑仍拘墟。

复制 钟大源 《呈周松霭夫子即敬题诗文集后》

寄题武林郡署东坡手植双松歌

形式:

峨嵋玉局天人流,元祐作守来杭州。 两湖浚后葑草薙,长堤筑罢垂杨柔。 为民种德难悉举,退傅而后公其尤。 政闲铃阁净于水,双松闻植庭之幽。 碧云圆合叶常满,黄雪细糁花初稠。 偶偕枯衲证禅悦,闲邀冷宦联吟讴。 怡颜应与此松对,蓝田丞署能同不。 迄今几阅七百载,公虽仙去松犹留。 根蟠力压雷雨拔,干攫怒偃蛟龙遒。 烟钗雾鬣互掩映,古柯老蘖恒蚴蟉。 后人见者歌勿伐,不数邵武夸安榴。 回思公也立朝宁,岁寒之节惊同俦。 建言抗直忘忌讳,赋诗奇崛凭搜求。 去杭而后迹靡定,一官转徙炎荒投。 梅花岭外行踯躅,桄榔树底闻钩辀。 雪泥鸿爪不再至,侧身东望成阻修。 松风亭子僦居日,得无触物增羁愁。 平生敬公入骨髓,公之磊砢松应侔。 惜余坐此腰脚弱,之而鳞甲观无由。 毕宏韦偃世谁及,为我画取悬斋头。 配以笠屐之图像,须麋谡谡同千秋。 清飙昼卷翠涛泻,勿使化作双长虬。

复制 钟大源 《寄题武林郡署东坡手植双松歌》

南宋方炉诗兔床丈索赋

形式:

嗜古延陵翁,古器每珍蓄。 汉鼎砂痕黄,商彝藓斑绿。 有炉其形方,吉金制殊朴。 流传宋中兴,屡寓尚方目。 圆非卓一峰,平不欹四足。 奇文云雷旋,奥篆蝌斗伏。 深錾表款识,一一可扪读。 画院开封苏,实董冶氏局。 得非姜娘子,亦领铁官禄。 曰供至德坛,想见禋祀肃。 酾酒功德舞,伐鼓送迎曲。 非同上清殿,焚醮百神渎。 免登宣和图,合续梦华录。 红羊劫不灰,藏弆等韫椟。 显晦物有候,瓣香果谁属。 峨峨梁溪公,坡祠圣潮矗。 匏樽荐清醑,宝锭贮华烛。 何以助德馨,此炉庶不辱。 无怪先生甘,洁手置祠屋。 矧乃属国裔,或衍太峨族。 遗苗昔监铸,应亦长公欲。 从兹瀛屿旁,岁祭艺沈藿。 氤氲馣馤中,奎宿灵往复。 更求药玉船,再拜奉醽醁。

复制 钟大源 《南宋方炉诗兔床丈索赋》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