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注释

耒(lěi)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四卷本甲集作“耒阳道中”。 耒阳:县名,宋属衡州,即今湖南耒阳。 张处父:未详。据下阕云云,疑亦与稼轩在山东同时举兵反抗金朝统治者。 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常主军事。 灯火:四卷本作“风雨”。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宋·王安石《即事》:“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 潇湘逢故人:语出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羽扇纶(guān)巾: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 鞍马尘:指驰骋战马。 憔悴:指衰老。 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身,自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淳熙六年至七年(公元1179年~公元1180年),辛稼轩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倾盖相接,把襟话旧,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阕写景,描写他乡遇故人的具体环境,透露出作者的凄凉处境和忧愤心情。词的下阕写情,描写他在故人面前倾吐表情,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和痛苦。词短情长,感情真挚朴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寿何大持四十一兼送入北雍

形式:

百斛珠玑蕴素襟,莲花社里结知音。 月痕照玉流方水,莺语催人近上林。 白业久传何点净,丹砂今有葛洪心。 公卿汉代平津阁,一路随云意自深。

复制 释今无 《寿何大持四十一兼送入北雍》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形式:

南溟已化翼如鹏,御苑芳菲柳色轻。 三策久能陈治体,千秋终古重儒生。 岭头雪影春尤好,客路乡心月自明。 闲着短蓑江上望,思君时复听莺声。

复制 释今无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泊虔州

形式:

虔州夜泊数更筹,滩水滩声作意流。 晓月堕篷先有露,倦魂依簟冷无秋。 心环结就迷端绪,客路初长去未休。 七色花虬鞭未得,却成烟渚一饥鸥。

复制 释今无 《泊虔州》

赠文及先年八十二矣善图章

形式:

声华名历几兴衰,八十看残更问谁。 曼倩何曾知汉碣,伏生元可诵秦遗。 字留正气存先节,山对秋光别有题。 万里与君盟水鸟,瑶琴一曲入无为。

复制 释今无 《赠文及先年八十二矣善图章》

寿邝檗庵六十一

形式:

满堂香饭结华筵,瞬息流光又十年。 四海共传高士传,一丘闲卧鹿门仙。 经纶水石成三径,睥睨戈干笑九埏。 若月照临龙战后,好将信史为人编。

复制 释今无 《寿邝檗庵六十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