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柏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柏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状人家的心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状人家的心哪!

注释
鄘(yōng):柏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柏不停漂浮的样子。
柏河:河柏。
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维:乃,是。仪:配偶。
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
只:语助词。
谅:相状。
特:配偶。
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可是她的母亲千般阻挠万般阻拦,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古代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子自己找婆家的事情,真是有违传统习俗的,当父母的当然不会同意。可能也不一定是父母要展示权威,多半是他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为儿女把关,以确保日后生活美满。但是代沟的存在,使两代人的择偶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冲突。这原也正常。问题的关键是,母女二人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才有了“之死矢靡他”的决绝抗争。

  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分题李花得香字

形式:

寻幽兴不浅,佳木稍已芳。 积雪春未融,明玉仍自香。 赤日照未好,会待清月光。 念无琼玖报,聊复进雕觞。

复制 刘攽 《分题李花得香字》

再和宋职方

形式:

万缘冥数有兴颓,不为劳民与费财。 常怪丘渊犹改旧,足令蓍蔡可知来。 黄图左辅今仍重,甲令名藩此正该。 过去英贤联踵武,几多能事悉尘埃。 僝工匠石三农隙,唾手公堂一旦开。 妙选栋梁虹宛转,触新廊庑雁徘徊。 落成幸有羔羊酒,能赋欣逢锦绘才。 衰老专城无异术,只将勤拙任家陪。

复制 刘攽 《再和宋职方》

曹司封诗

形式:

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 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 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 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 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 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 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 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 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 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

复制 刘攽 《曹司封诗》
类型:

过荐福寺

形式:

下马乔树阴,雪霜寒未晞。 重门开相当,广殿晴日晖。 问僧亦何事,荷锄殊未归。 劳生每多役,向此情依依。

复制 刘攽 《过荐福寺》

寄王固子坚时在固陵治田

形式:

苏秦六国相,晚被谗慝名。 使有东郊田,安得留此声。 古今事可知,达人尽躬耕。 多君家事治,竭力从老农。 白水负郭田,百顷亩一钟。 耕亦勿卤莽,耘亦无灭裂。 秋成霜满畦,玉粒胜白雪。 我怀沮溺心,早晚从君游。 且当学林类,行歌复披裘。

复制 刘攽 《寄王固子坚时在固陵治田》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