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三首 · 其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注释

陌上花:又名《清平调引》,是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上所做,共三首。英雄相惜,对钱镠敬佩有加,曾书《表忠观记》碑文,高度评价钱镠之功绩。苏公喜欢走动,也常来临安,听到里人之歌后,颇有感触,便写下了三首《陌上花》诗。 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 陌:田间小路。 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妃。吴越王,《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俶“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 鄙野:粗鄙俚俗。 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 軿(pí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 翠:青绿色。 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 从教:听任,任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陌上花》七绝组诗的第二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 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發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萱草图

形式:

北堂草树发新枝,堂上莱衣献寿卮。 愿祝一花添一岁,年年长庆赏花时。

复制 唐寅 《萱草图》
类型:

溪山翠图

形式: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复制 唐寅 《溪山翠图》

言怀

形式: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复制 唐寅 《言怀》
类型:

野芳介石图

形式:

杂卉烂春色,孤峰积雨痕。 譬若古贞士,终身伴菜根。

复制 唐寅 《野芳介石图》

金阊送别图

形式: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复制 唐寅 《金阊送别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