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是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自缘:一作“只缘”。缘,因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王安石三十岁时所作。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的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石介绍和王安石诗词大全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复制作者 王安石
猜您喜欢

上林

形式:

千金騕袅骑,万斥流水车。 争游上林里,高盖逗春华。

复制 萧统 《上林》

宴阑思旧诗

形式:

孝若信儒雅,稽古文敦淳。 茂沿实俊朗,文义纵横陈。 佐公持方介,才学罕为邻。 灌蔬实温雅,摛藻每清新。 余非狎异者,惟旧且怀仁。 绸缪似河曲,契阔等漳滨。 如何离灾尽,眇漠同埃尘。 一起应刘念,泫泫欲沾巾。

复制 萧统 《宴阑思旧诗》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

形式:

法苑称嘉柰,慈园羡修竹。 灵觉相招影,神仙共栖宿。 慧言绝已久,烦劳多累蓄。 因兹阐慧云,欲使心尘伏。 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群目。 宝铎旦参差,名香晚芬郁。 暂舍六龙驾,微祛二鼠蹙。 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喻斯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深词同雾縠。 善学同梵爪,真言异铜腹。 逶迤合盖城,葳蕤布金郁。 珠华荫八溪,玉流通九谷。 青禽乍下上,云雁飞翻覆。 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日丽鸳鸯瓦,风度蜘蟵屋。 落花散远香,霏云卷遥族。 旷济同象园,中乘如伫独。 后焰难坚明,初心易惊缩。 应当离花水,无令乖七木。 投岩不足贵,棘林安可宿。 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 视爱同采蜂,游善如原菽。 八邑仙人山,四宝神龙澳。 药树永繁稠,禅枝讵凋摵。 以兹说闻道,庶此优驰逐。 愿追露宝车,脱屣亲推毂。

复制 萧统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
类型:

同泰僧正讲诗

形式:

放光闻鹫岳,金牒秘香城。 穷源绝有际,离照归无名。 若人聆至寂,寄说表真冥。 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惊。 宝珠分水相,须弥会色形。 学徒均染氎,游士譬春英。 伊予寡空智,徒深爱怯情。 舒金起祗苑,开筵慕肃成。 年钟倏从变,弦望聚舒盈。 今开火林聚,净土接承明。 掖影连高塔,法鼓乱严更。 雷声芳树长,月出地芝生。 已知法味乐,复悦玄言清。 何因动飞辔,暂使尘劳轻。

复制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
类型:

东斋听讲诗

形式:

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 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 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

复制 萧统 《东斋听讲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