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篱笆敲的菊花应该是近期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
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

花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敲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是说陆羽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的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格。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两句一为转折,一为承接;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诗人访友的兴致亦侧面点出。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说诗人又去敲陆羽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一般说来,写到“扣门无犬吠”,“不遇”之意已见,再加生发,易成蛇足。就像柳宗元的《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无心云相逐。”前人每谓末二句“着相”,情思刻露,如苏轼、严羽、胡应麟、王士祯、沈德潜等都持是说。但皎然之写问讯于西家却正得其所。一方面,见出对陆羽的思慕,表明相访不遇之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衬托出陆羽高蹈尘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同时对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即陆羽,并未给予任何直接的刻画,但其品格却呼之欲出,这也正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是邻人的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两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语言清空如话,不加雕饰,吐属自然,流畅潇洒,别有隽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着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访友不遇之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吐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层次分明,音调和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升庵诗话》: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僧皎然有《访陆鸿渐不遇》一首……虽不及李白之雄丽,亦清致可喜。 《唐诗归》:钟云:不遇之妙,在此二语,不须下文注明(“近种”二句下)。 《才调集补注》:默庵云:寻(首二句下)。不遇(“叩门”句下)。 《唐诗快》:只如未曾作诗,岂非无字禅耶? 《唐诗摘钞》:极淡极真,绝似孟襄阳笔意。此全首不对格,太白、浩然集中多有之。二公皆古诗手,不喜为律所缚,故但变古诗之音节而创为此体也。 《碛砂唐诗选》:与古意稍远。 《唐三体诗评》:上四句“寻”字,下四句“不遇”。诗至此都无笔墨之痕。 《唐诗别裁》:通首散语,存此以识标格。 《说诗晬语》:(五律)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匪垂典则,偶存标格而已。 《诗境浅说》:此诗晓畅,无待浅说,四十字振笔写成,清空如活。庙人五律间有此格,李白《牛渚夜泊》诗亦然。作诗者于声律对偶之馀,偶效为之,以畅其气,如五侯鲭馔,杂以蔬笋烹芼。别有隽味;苦多作,则流于空滑。况李白诗之英气盖世。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 《五七言今体诗钞》:似孟公。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皎然介绍和皎然诗词大全

诗人: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
复制作者 皎然
猜您喜欢

李筠庵以钱南园曹剑亭二公遗迹合装一幅属题

形式:

国朝名臣妙书画,绝笔最数南园钱。 家藏脱衔有二马,势欲万古争腾先。 曹公翰墨世罕睹,曾见僧寺驯鸡篇。 张公表幽目如炬,独宝遗札逾瑚瑄。 百年声名异煊晦,一朝合并当何缘。 岂非大节贯不朽,艺无多少皆天全。 二公忠直二杨匹,珅视严魏加能奸。 天鉴照临恶未逞,虽有隐忮无显患。 岂如明代祸惨烈,庙堂幽暗非人寰。 及今纲绝那知此,座右独凛秋阳悬。 嗜书还搜古遗直,嗟君好尚殊亦贤。

复制 陈曾寿 《李筠庵以钱南园曹剑亭二公遗迹合装一幅属题》

廿一夜梦作书画真有契岁月来无穷二句似翻后山诗意醒后偶有所会遂成二诗

形式:

新秋送残暑,雨罢来清风。 湖天出净碧,尽为窗几供。 焚香展图画,往往名山逢。 书画真有契,岁月来无穷。 但使妙明在,自有精灵通。 千秋旦暮遇,何必非我躬。 得意已藏密,五家讵能公。 知益却伤晚,隘矣后山翁。

复制 陈曾寿 《廿一夜梦作书画真有契岁月来无穷二句似翻后山诗意醒后偶有所会遂成二诗》
类型:

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

形式:

系梦淮底村,愁步千里积。 荷碧水到门,洗眼湖上宅。 徇物情易迁,俄复百端集。 初年耿志事,千仞瘗冰雪。 漫作徐泗游,惝恍对沟瘠。 未能六凿通,那救枯鱼泣。 所学失平生,衔髓馀惨戚。 有如临化消,空养千金璧。 孤往违因依,怀远互凄恻。

复制 陈曾寿 《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

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形式:

扁舟就梅花,压帽湖阴重。 长廊接残滴,宿雪没石缝。 谁施一院霞,缤纷如异梦。 清净自成妍,迟暮一笑共。 物外得朱老,深杯发昔瓮。 空宇无藏明,设色春情纵。 高松表疏枝,当无有花用。

复制 陈曾寿 《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类型:

次韵节庵师高碑店菊花

形式:

孤疢锢南山,行行近天阙。 解鞍荒店小,回视白日没。 苍天何肺肝,露下百草歇。 披衣梦不成,颠倒一孤月。 下阶逢此花,骚魂惊醉兀。 相遇定何心,霜底一枝活。 欲采不得遗,惆怅至明发。 敢苦尘沙黄,哀愚天可达。

复制 陈曾寿 《次韵节庵师高碑店菊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