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独受此非人待遇。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将:出征。 
玄:发黑腐烂。 
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兕(sì):野牛。 
率:沿着。 
芃(péng):兽毛蓬松。 
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周道:大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故清方玉润慨道:“盖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奠《小雅》之终,亦《易》卦纯阴之象。”(《诗经原始》)一首如泣如诉的征人小诗,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用兵不息”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诗的后两章很善于借景寄情,方玉润云:“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同上)诚哉斯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夏日宴伯王园

形式:

避暑梁王苑,楼深翠竹间。 风生三径爽,日映八窗关。 作赋依芳沼,开尊对远山。 中林容小阮,醉后未言还。

复制 朱效钖 《夏日宴伯王园》

春日闲述

形式:

睡起情愈懒,烟萝地自迷。 开尊惜迟暮,片月挂松西。

复制 朱恬烆 《春日闲述》

夏日登万佛楼次朱使君韵

形式:

天半岧峣峻阁开,自公多暇兴悠哉。 凭虚几见空王在,结夏谁招使者来。 贝叶迎风翻鹿苑,香云散雨落蜂台。 倚阑欲和阳春曲,惭愧登高作赋才。

复制 朱慎钟 《夏日登万佛楼次朱使君韵》

彰法寺

形式:

岳势何穹窿,跻攀竟日至。 绝涧来岩椒,沿洄转幽邃。 其阳开招提,不知几千岁。 宫殿罗虚空,俯视下无地。 樵子云际行,石磬风前坠。 境疑兜率天,岩纪司空字。 日晏憺忘归,暂远尘烦累。

复制 朱珵阶 《彰法寺》
类型:

春日游柏谷寺

形式:

晓雾危岩合,烟萝仄径悬。 浮图开佛日,沙界接人天。 独鹤冲云起,愁猿枕石眠。 逃禅如可醉,莫负杖头钱。

复制 朱珵坦 《春日游柏谷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