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

“菩提”,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佛的境界。 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两句均采用了倒装语法结构,可理解为“本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菩提偈》前两句是针对神秀《无相偈》的前两句所作,应联系在一起理解。菩提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觉悟成佛。明镜台:僧人坐禅之处,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何处有尘埃:这句是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净心戒规》云:“云何名尘,沾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 玄:奥妙,玄机。《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偈讲的是佛教修行法门。《西游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悟空多次在路上说“若师傅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见如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见载于《坛经》,因为是以菩提为题所以称为菩提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惠能介绍和惠能诗词大全

诗人:惠能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成为佛法修行之见证。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
复制作者 惠能
猜您喜欢

赠鹰猎提领刘主簿

形式:

平生壮志执金吾,俯首鸾栖岂丈夫。 鞲上有鹰韬有犬,上林政要打於菟。

复制 何梦桂 《赠鹰猎提领刘主簿》

吴对山跋 其二

形式:

电眸只是天机到,龙脉皆如教法寻。 抔土百年人子孝,知君不负托孤心。

复制 何梦桂 《吴对山跋 其二》

竹鸡冢

形式:

活活声乾落羽翎,分甘砧几委危形。 主人肯与封抔土,犹胜当年翳冢青。

复制 何梦桂 《竹鸡冢》

赠月山相士

形式:

万古乾坤万古山,山前万古月光寒。 人生几度能看月,常被青山与月看。

复制 何梦桂 《赠月山相士》

赠唐乐天星翁

形式:

有客傲今世,去古见是人。 得姓遗唐谱,自号乐天民。 毋乃香山老,重来现后身。 问君何能解,满口谈天星。 术高价难酬,索诗抵千金。 我政坐诗穷,敢以穷累君。 君谓穷不忧,诗赋乐我贫。 不见石友死,锦帆不敛形。 不见邓侯饿,铜山化为尘。 命固受于天,谁能跃陶钧。 外物不可必,吾已反吾真。 君看世上儿,疾走方纭纭。

复制 何梦桂 《赠唐乐天星翁》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