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
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

注释
谒(yè):到陵墓致敬。岳王墓:即岳飞的坟墓。
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
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妙到了极点。
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
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写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社稷也需要杰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作者是来谒墓的,之所以要对眼前景色来一番议论,是富有深意的,作这番铺垫是为了彰显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这是因为仅有西湖的自然景观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文景观的支撑,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观的内涵才能体现,特色才能凸显。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岳飞葬于西湖的栖霞岭下,于谦葬于西湖的三台山中),岳飞和于谦,一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为明代的民族英雄,两人都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历代受人敬仰和纪念。明代诗人张煌言诗云:“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概括十分精辟。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杆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谒(yè):到陵墓致敬。岳王墓:即岳飞的坟墓。 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 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妙到了极点。 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 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作者袁枚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某日去西湖拜谒岳飞墓,面对西湖秀色,追忆英雄业绩,不免诗兴大发,感慨顿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魂与山河同在,英灵与哀思共存,当游人在饱览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际,心灵必然受到洗礼和熏陶。作者只是在谒墓时,以一人之领悟道出万人之心愿。同时,作者作为清官廉吏,对于前贤,其仰慕之情更别有一番意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袁枚介绍和袁枚诗词大全

诗人: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
复制作者 袁枚
猜您喜欢

德光禅人求赞

形式:

有德必有光,其光无间隔。 名实要相称,非青黄赤白。 参彻佛祖顶?禅,不是等闲相诳吓。 我所参得底只要涅槃堂里用,且不听杜撰禅师三千八百画。 吾为作证明,他年将作轨格。

复制 释宗杲 《德光禅人求赞》

布袋和尚赞二首 其一

形式: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浑不顾。 只因闹市等个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迷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恁宽肠大肚。

复制 释宗杲 《布袋和尚赞二首 其一》

草堂清和尚赞

形式:

凛凛孤风世所稀,碧眸炯炯电光辉。 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 毒手惯曾烹佛祖,洪炉常用大钳锤。 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复制 释宗杲 《草堂清和尚赞》

蔡宣教请赞

形式:

手里指东画西,口中胡说乱道。 一生惯打葛藤,天真不属做造。 有个蔡正卿,时时来著到。 水流湿,火就燥,马面团圞随人所好。

复制 释宗杲 《蔡宣教请赞》

法宝禅人求赞

形式:

这无状,世间稀。 住佛屋,著佛衣。 噇佛饭,说佛非。 多忿怒,少慈悲。 画得似差毫氂,宝禅者应自知。

复制 释宗杲 《法宝禅人求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