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东风 一作:东门)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柳枝的太多,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注释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过于,过份。
别离:离别,分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两句是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出送别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之涣介绍和王之涣诗词大全

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新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
复制作者 王之涣
猜您喜欢

送潘师归女青道院

形式:

好雨宵来足,君归事耦耕。 到门春水漫,压屋杏花明。 短草扶轻策,长衫受晚晴。 清明催上冢,吾亦欲山行。

复制 文昭 《送潘师归女青道院》

晓行羊房道中

形式:

瘦马䭾残梦,惊看去路长。 远烟低似水,小雪淡于霜。 鸦阵连平陆,鸡声隔短墙。 林端明霁色,不觉过羊房。

复制 文昭 《晓行羊房道中》

冬夜散步

形式:

小院凄清夜,新霜压冻烟。 风鸣黄叶树,月漏白云天。 竹里鹤时唳,窗中人未眠。 步檐闲倚杖,吟罢意茫然。

复制 文昭 《冬夜散步》

村居书事有怀城中诸友

形式:

得归茅屋赋闲居,却扫依然静者初。 浮白心情批酒券,杀青事业勘农书。 连筒引水看浇菜,步屣缘堤课牧猪。 除是邻翁来问字,并无人迹到门闾。

复制 文昭 《村居书事有怀城中诸友》

八月十五日田间请客

形式:

社日中秋并一晨,小陈蔬果会比邻。 尽情酒罢天将暮,扶醉人归月满身。 粳稻香中风渐劲,雁鸿声里夜初均。 长安歌吹诚如海,未必清欢若此真。

复制 文昭 《八月十五日田间请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