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注释
赖有:幸亏有。
诸孙:泛指孙辈。
阴霪(yín):连绵不断的雨。
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村酤(gū):农家自酿的酒。酤,酒。
闭廪(lǐn):关闭粮仓。廪,粮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人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人日常写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人喜悦。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了作者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人快乐。结合苏辙晚年人遭遇(因为遭受政治上人禁锢,成为朝廷监管人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人写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人交往,这就使得家庭写活成为他诗歌写作人核心内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人深意。

  诗歌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对比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人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人欢欣,形成对比,表)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人喜悦。诗人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人急切与喜悦之情。用词写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人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人辛勤与喜悦之情。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这句从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人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人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人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人感激之情。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这句写对外孙劳动结束关仓归来后人赞叹,诗人表示要写一首诗表扬对方。语言风趣,充满喜悦,表)了诗人人洒脱情怀与拳拳亲情之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辙介绍和苏辙诗词大全

诗人: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复制作者 苏辙
猜您喜欢

乍归

形式:

去日犹残雪,归来夏气清。 闲随白云出,看到绿阴成。 野色供诗料,山光快客情。 路逢乡父老,驻足问行程。

复制 王谌 《乍归》
类型:

次韵谢惠山村送水仙

形式:

自是神仙客,梅花亦让青。 绿垂云叶重,黄映雪花轻。 袜小凌波稳,杯斜带露倾。 一枝来赠我,吟几觉春生。

复制 王谌 《次韵谢惠山村送水仙》

旅中述怀

形式:

未晚僮先卧,无聊自展衾。 一灯愁里梦,数首客中吟。 邻舍谁歌曲,谯更远送音。 秋风催素发,憔悴满华簪。

复制 王谌 《旅中述怀》

苕溪舟次

形式:

扁舟烟重冷渔蓑,两岸人家浸小河。 芳草自生春自老,落花随雨晚风多。

复制 王谌 《苕溪舟次》

山庵即景

形式:

一炷清香一局棋,坐看山雨到来时。 晚晴独步出门去,云挂碧青松树枝。

复制 王谌 《山庵即景》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