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清澈江月空明,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隔着江水一边流泪一边倾听,望着这漫漫江水长叹一声。

注释
越调:宫调名。凭阑人:曲牌名。江夜:曲题。
搊(chōu):拨动,弹拨。玉筝:对古筝的美称。筝是一种弹拨乐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于江上听筝的小令。此曲首句从清夜入手,描摹月夜江景,为下文写情蓄势;次句写筝声打破江夜的寂静;三句转写闻筝人的神态;末句写出听筝的反应。全曲构出一幅历历分明的江夜风情画,将写景记事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文句虽短,艺术价值却很高。

  此曲第一句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显示出澄澈宁谧的气氛。第二句写筝的声音。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像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

  这首二十四字的小令,与白居易那首六百余言的著名长诗《琵琶行》有相似之处。同是江天月夜,同是不期而闻哀怨的音乐弹奏,这支《凭阑人》几乎可说是浓缩的《琵琶行》。只是白诗详尽地介绍了演奏的过程,弹者的身份、经历,以及听者哀怨的缘故,而小令限于容量,这一切都付阙如。但因此也造成了作品的悬念,令人遐想。筝声无端而至,哀怨无端而生,倏然以来,戛然以止,造成了全曲清凄超妙的风神。

  在技巧形式上,此篇属散曲巧体之一的“嵌字体”,各句都嵌有一至二处“江”字。“嵌字体”在诗歌中已有先例,如陶渊明的《止酒》诗,二十句中就句句含一“止”字。散曲“嵌字体”的最早作品,则是元好问的《喜春来·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此篇同嵌的“江”字,建立了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全曲出现的“江水”、“江月”、“江上”、“隔江”、“满江”的重复不仅多方位地充实了“江夜”的题意,而且表现了一唱三叹的风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可久介绍和张可久诗词大全

诗人:张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字伯远,一说字仲远,号小山(《词综》)。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曾为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与乔梦符並称「双壁」,与张希孟合为「二张」。小山仕途失......
复制作者 张可久
猜您喜欢

庄居漫兴次何水部韵

形式:

钓罢林塘退食馀,弹歌不羡武昌鱼。 归来癖病惟寻药,老去穷愁祇著书。 得意青山如好友,无心到处是闲居。 何因唤到桑麻长,出见门临上客车。

复制 陶益 《庄居漫兴次何水部韵》

见李世卿先生昔寓遗址衋然念之

形式:

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 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 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 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

复制 陶益 《见李世卿先生昔寓遗址衋然念之》

瑞寿册

形式:

白露横江暑渐稀,脍鲈又是献觞期。 雁行数向华筵合,鸾步常先彩脉移。 芝草商山留老凤,玉桃汉室认偷儿。 问年已料清时事,怀抱逢君可尽披。

复制 陶益 《瑞寿册》

海珠寺晚晴期与胡僧泛月

形式:

凭虚遥望粤王台,潋滟霞光毒雾开。 风定果闻飞锡去,夜凉应见弄珠回。 绀园翳翳多修竹,碧殿阴阴半劫灰。 欲结静缘沧海上,随流乘月说如来。

复制 陶益 《海珠寺晚晴期与胡僧泛月》

次韵送别兼忆所知

形式:

惜别维舟酌乱巡,石鲸夜吼渺无津。 兵戈满月人千里,鼓角孤城月一轮。 云绕雁书归太华,花迎鱼佩入宜春。 从今识得相思苦,不独多吟白发新。

复制 陶益 《次韵送别兼忆所知》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