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 寄参寥子,时在巽亭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雲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後,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夙愿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曲牌名,简称《甘州》。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属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西域记》云:「龟茲(Qiū Cí)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伊州》、《甘州》、《梁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据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三·〈甘州〉》「《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此例甚广。伪蜀毛平圭有《甘州遍》,顾夐(Xiòng)、李德润有《倒排甘州》,顾夐又有《甘州子》,皆不著宫调。」按此调前後阕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亦注「仙吕调」。周草窗词名《甘州》。张玉田词因柳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白仁甫词名《宴瑶池》。以柳耆卿词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阕四十六字,後阕五十一字,前後阕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阕起句、第三句,後阕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变格,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 「寄参寥子,时在巽亭」: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寄参寥子」。又《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卷三十九》谓本篇石刻後,东坡自题云:「元祐六年三月六日。」 参寥子: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施注:「僧道潜字参寥,于潜人。能文章,尤喜为诗,尝有句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过东坡于彭城,甚爱之,以书告文与可,谓其诗句清绝,与林逋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苏黄门每称其体制绝类储光羲,非近时诗僧所能及。坡守吴兴,会于松江。坡既谪居,不远二千里,相从于齐安。留期年,遇移汝海,同游庐山,有《次韵留别》诗。坡守钱塘,卜智果精舍居之,入院分韵赋诗,又作《参寥泉铭》。坡南迁,遂欲转海访之,以书力戒勿萌此意,自揣馀生必须相见。当路亦捃(jùn)其诗语,谓有刺讥,得罪,反初服。建中靖国初,曾子开在翰苑,言其非罪,诏复矱(yuē)发。」又引《咸淳临安志》:「参寥本姓何。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为比邱,于内外典无所不窥。崇宁末示寂,赐号妙聪大师。」 钱塘、西兴:傅子立注:「钱塘、西兴,并吴中之绝景。」龙榆生笺:「《唐书·地理志》:『杭州馀杭郡,县钱塘。』《钱塘记》:『大海在县东一里(符)[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水经〉注》:『浙江又东北流至钱塘县,谷水入焉。』《一统志》:『秦置钱唐县,後汉省入馀杭郡。唐改「唐」为「塘」,为杭州治。五代及宋初因之。』《会稽志》:『西陵在萧山县,吴越改为西兴。郎士元《送李遂之越》诗:「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清一统志》:『西陵城在浙江萧山县西十二里。本名西陵,为吴越通津。』」 俯仰昔人非:傅子立注:「晋王逸少《兰亭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刘尚荣按:「文见《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暮山:元延祐刻本原阙「暮」字,四印斋翻刻本补为「春」字,皆不足为据。 谢公雅志:傅子立注:「晋谢安石虽受朝寄,然而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不就,遂疾。有诏还都。」刘尚荣按:「详见《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上疏请量宜旋旆,……诏遣侍中慰劳,遂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寻薨,时年六十六。」 西州路:傅子立注:「晋羊昙为谢安所爱重。安薨,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由』,原误作『游』;『西州』,原误作『州西』。据《晋书·谢安传》乙正。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曰:『此西州门也。』昙悲感不已,因恸哭而去。『西州』者,《晋志》:『扬州廨,王敦所创,开东南西三门,俗称之西州。今润州也。』」刘尚荣按:「昙事详《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晋志》无此条。又《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江南道·润州·上元县〉》:『上元县,东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金陵地,……(武德)九年,为白下县,属润州。贞观九年,又改白下为江宁。至德二年,于县置江宁郡,乾元元年改为升州,并置浙西节度使。上元二年,废升州,仍改江宁为上元县。……扬州故理,在县东百步。……刘繇为扬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吴长沙桓王孙策定江东,置扬州于建业,其州廨王敦及王道所创也,後会稽王道子于东府城领丹阳郡故城,在县东南五里。东府城,在县东七里。其地西则简文帝为会稽王里邸第,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谢安薨,道子代领扬州,仍前府,故称为东府,而谓扬州廨为西州。』」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安)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後,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游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沾衣:傅注本原作「泪沾衣」,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毛本删「泪」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作于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苏东坡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东坡所推崇,与东坡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东坡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上阕「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二句以钱塘潮水比喻人的欢聚与离别,气势非凡。虽然是写「卷潮来」和「送潮归」两个方面,但却是以「有情」始,以「无情」终,其归根到底仍是「无情」,接着以「问」字领起下文,「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辉?」仍是表达了愁苦的心情。最後几句则宕开一笔,纵阅古今之变,通过对历史上机心倾轧的否定而自明心迹:「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使精神得以超脱和自由。 下阕则开始追忆往事:「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将旧日漫游的地点、季节、景色以及二人相知相得的友谊一一写出。後几句则是借用谢安、羊昙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并殷殷嘱托友人不要为自己担忧:「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深厚的情意,气势雄放,意境浑然。郑瘦碧《手披〈东坡乐府〉》说,此词「雲锦成章,天衣无缝」,「从至情中流出,不假熨贴之工」,这一评语正道出了此词的特色。词人那超旷的心态,那交织着人生矛盾的悲慨和发扬蹈厉的豪情,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郑瘦碧《手批〈东坡乐府〉》:突兀雪山,卷地而来,真似钱塘江上看潮时,添得此老胸中数万甲兵,是何气象雄且杰!妙在无一字豪宕,无一语险怪,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所谓骨重神寒,不食人间烟火气者。词境至此,观止矣!清·鄭瘦碧《手批〈東坡樂府〉》:雲锦成章,天衣无缝,是作从至情流出,不假熨帖之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菩萨蛮 其十三 顾升山画蔬果十五种

形式:

纷纷谁见红盐堕。春盘常伴蘋婆果。 吹气本如兰。非关一蕊含。 酒醒添病渴。记取投时节。 纤核教还他。夜灯看作花。

复制 郭麐 《菩萨蛮 其十三 顾升山画蔬果十五种》

菩萨蛮 其七 顾升山画蔬果十五种

形式:

蜗牛庐外连畦紫。担头压处喧朝市。 一笑谢厨娘。饱尝风露香。 当时花满地。色与轻衫似。 转眼又秋光。悠扬小蝶黄。

复制 郭麐 《菩萨蛮 其七 顾升山画蔬果十五种》

惜红衣 紫荷花草

形式:

菜甲黄搀,麦畦翠剡,半塍初绣。 紫艳红夭,平铺地衣厚。 芳名最好,算合衬、踏青鞋瘦。 知否。 陌上泥香,乍清明时候。 风前雨后。 一簇衣香,何人此携酒。 春痕砑妥,想定坐来久。 记取往时沉醉,守到夕阳红皱。 看牧童归晚,丫角一双簪又。

复制 郭麐 《惜红衣 紫荷花草》
类型:

秋霁 澹竹叶

形式:

荒径寻秋,有一种丛篁,自弄寒碧。 个字低分,钿花凉战,寸寸嫩寒如滴。 一枝一叶。 傍池漫帖玲珑石。 更记得。 池外乱飞,无数小黄蝶。 除是雨过,净扫浮云,暮天苍然,如此颜色。 笑长条、牵牛翠浥,朝来先怕日痕炙。 那似此君疏野格。 试觅篱畔,正好药录收时,药笼携采,露华尚湿。

复制 郭麐 《秋霁 澹竹叶》

国香慢 为吴子修题顾横波画兰扇面同寿生赋分眉生二字为韵

形式:

似画修眉。 看不多几笔,叶叶离披。 秦淮烟轻粉澹,自写幽姿。 想见眼波横处,便红妆、季布输伊。 多情只纨扇,辛苦留连,露蕊风枝。 倾城惟一顾,记当年雅谑,仙也须迷。 同心句好,白家蛮柳同时。 底事欹倾落墨,怕夕阳、红染胭脂。 还应足惆怅,老去香严,不与题词。

复制 郭麐 《国香慢 为吴子修题顾横波画兰扇面同寿生赋分眉生二字为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