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 鸿雁

: 无名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注释

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于:语助词。 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劬(qú)劳:勤劳辛苦。 爰(yuán):语助词。矜(jīn)人:穷苦的人。 鳏(g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集:停。中泽:即泽中。 于垣:筑墙。 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究:终。宅:居住。 嗷(áo)嗷:鸿雁的哀鸣声。 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宣骄:骄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小雅·鸿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全诗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通篇以鸿雁于飞起兴或自比,渲染了一种悲鸣低徊的气氛。比兴结合与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旧说周室中衰,万民离散,而宣王能劳来远定安集之,故流民喜之而作此诗,追叙其始而言曰:鸿雁于飞,则肃肃其羽矣。之子于征,则劬劳于野矣。且其劬劳者,皆鳏寡可哀怜之人也。然今亦未有以见其为宣王之诗。后三章仿此。”(第二章)“兴也。流民自言:鸿雁集于中泽,以兴己之得其所止而筑室以居。今虽劳苦,而终获安定也。”(第三章)“比也。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知者闻我歌,知其出于劬劳,不知者谓我闲暇而宣骄也。韩诗云:劳者歌其事。魏风亦云: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土也骄。大抵歌多出于劳苦,而不知者常以为骄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至里

形式:

昼锦人称是壮游,欧阳作记美韩侯。 十年漫走东华道,一日相逢野水头。 谁识邯郸全是梦,应知欢伯可销愁。 半帘明月梅花被,不羡蓬壶海上洲。

复制 魏裔介 《至里》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十二

形式:

问字宁甘学子云,关西伯起更超群。 濑边吟彻霜钟夜,醉后挥馀白练裙。 几处孤寒齐下泪,一时星宿掩高雯。 可怜钜鹿南山畔,大鸟重来马鬣坟。

复制 魏裔介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十二》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一

形式:

当年曾共赋扶桑,为惜分飞忆远疆。 蜀道峡云纷蜡屐,蓟门边树满秋霜。 鱼龙寂寞音书断,杯斝流连花木香。 我亦天生独立者,感君意气愧王阳。

复制 魏裔介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一》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十

形式:

闲从客帐梦封侯,晋水巴山百尺楼。 到处青樽陪竹杖,几年明月照床头。 高才世共推三绝,奇数今当赋四愁。 幸有遗编追李杜,可知香瓣尽人修。

复制 魏裔介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十》

奉送增美刘年兄祭告泰岳东海

形式:

门第中朝孰与同,文章侍从继宗工。 凤麟自许清时瑞,海代今观大国风。 玉检金泥云气出,方壶圆峤蜃楼通。 行行渐与东华近,仙仗悠悠护玉骢。

复制 魏裔介 《奉送增美刘年兄祭告泰岳东海》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