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头陀师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注释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刘商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夏。代宗大历进士,德宗贞元中官虞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出为汴州观察使,辞疾归旧业,隐居义兴。好道术,工画山水树石,亦工乐府诗。有集。...
复制作者 刘商
猜您喜欢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形式: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复制 陈子良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类型:

游侠篇

形式:

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 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 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复制 陈子良 《游侠篇》

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

形式:

游子惜春暮,策杖出蒿莱。 正直康庄晚,群公谒帝回。 履度南宫至,车从北阙来。 珂影傍明月,笳声动落梅。 迎风采旄转,照日绶花开。 红尘掩鹤盖,翠柳拂龙媒。 绮云临舞阁,丹霞薄吹台。 轻肥宁所羡,未若反山隈。

复制 陈子良 《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形式: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 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 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 雍容入青锁,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佩,槐路独飞缨。 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 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名薄伐,受脤事专征。 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 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蒙犀辉日精。 弯弧穿伏石,挥戈斩大鲸。 鼓鼙朝作气,刁斗夜偏鸣。 六郡多壮士,三边岂足平。 岭云朝合阵,山月夜临营。 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关云未尽散,塞雾常自生。 川长蔓草绿,峰迥杂花明。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 滥此叨书记,何以谢过荣。 高山徒仰止,终是恨才轻。

复制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赋得芙蓉出水

形式:

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蘋。 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 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

复制 陈至 《赋得芙蓉出水》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