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阳宫人啊,上阳宫人,当年的花容月貌已经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发如银。绿衣监使守着宫门,一下就关闭了上阳人多少个春天。 说起来,还是玄宗末年被选进皇宫,进宫时刚十六,现已是六十。一起被选的本有一百多人,然而,日久年深,凋零净尽,如今衹剩下老身一人。 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都说进了皇宫便会承受恩宠,因为自己是那样的如花似玉。哪晓得一进宫,还没等到见君王一面,就被杨贵妃远远地冷眼相看。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进上阳宫,落得一辈子独守空房。 住在空房中,秋夜那样漫长,长夜无睡意,天又不肯亮。一盏残灯,光线昏昏沉沉,照着背影,投映在墙壁上;只听到夜雨萧萧,敲打着门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样慢,那样慢啊,独自坐着看天,天又黑得那样晚。宫里的黄莺儿百啭千啼,本该让人感到欣喜,我却满怀愁绪,厌烦去听;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同飞同栖,是多么地让人羡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丝毫的嫉妒。黄莺归去了,燕子飞走了,宫中长年冷清寂寥。就这样送春,迎秋,已记不得过了多少年。只知对着深宫,望着天上月,看它东边出来,西边落下,已经四五百回圆缺。 现如今,在这上阳宫中,就数我最老。皇帝听说后,远远地赐了个“女尚书”的称号。我穿的还是小头鞋子、窄窄的衣裳;还是用那青黛画眉,画得又细又长。外边的人们没有看见,看见了一定要笑话,因为这种妆扮,还是天宝末年的时髦样子。 上阳宫人哪,苦可以说是最多:年轻也苦,老了也苦。一生孤苦,可又能怎样?你不曾看到那时吕向的《美人赋》!你又没见到今日的《上阳宫人白发歌》!

注释

上阳:即上阳宫,在唐东都洛阳皇宫内苑的东面。 白发人:诗中所描绘的那位老年宫女。 绿衣监使:太监。唐制中太监着深绿或淡绿衣。 承恩:蒙受恩泽。 杨妃:杨贵妃。遥侧目:远远地用斜眼看,表嫉妒。 耿耿:微微的光明;萧萧:风声。 啭(zhuàn):鸣叫。 尚书:官职名。 鞵(xié)、履(lǚ):都是指鞋。 美人赋:作者自注为「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乐天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馀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全诗兼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语言浅显,含义深刻,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容斋随笔》:白乐天《长恨歌》、《上阳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元间宫禁事最为深切矣。 《古欢堂集杂著》:香山讽谕诗乃乐府之变,《上阳白发人》等篇,读之心目豁朗,悠然有馀味。 《唐诗快》:只此一语,可以泣鬼矣(「入时十六」句下)。泣鬼语(「零落年深」句下)。殊可切齿。马嵬之死,不足悲也(「未容君王」二句下)。泣鬼语(「一生遂向」句下)。泣鬼语(「唯向深宫」句下)。要他何用(「大家遥赐」句下)?泣鬼语。此一语更惨(「天宝末年」句下)。 《唐诗别裁》:只「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二语,已见宫人之苦,而杨妃之嫉妒专宠,足以致乱矣。女祸之诫,千古昭然。 《元白诗笺证稿》:元氏《长庆集》二四《上阳白发人》,本悯宫人之幽闭,而其篇末乃云:「此辈贱嫔何足言,帝子天孙古称贵。诸王在阁四十年,七宅六宫门户闭……」此为微之前任拾遗时之言论,于作此诗时不觉连类及之,本不足异,亦非疵累。但乐天《上阳白发人》之作,则截去微之诗末题外之意,似更切径而少枝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

形式: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复制 梅尧臣 《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

卫州通判赵中舍

形式:

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 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 况闻别乘至,伫望大河曲。 饮罢何以赠,柔条路傍绿。

复制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

寄滁州欧阳永叔

形式: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仲尼着春秋,贬骨常苦笞。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麇麋。 鲈脍古来美,枭䏑今且推。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复制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

形式: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 偶尔道喑聋,多疑已窃指。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

复制 梅尧臣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形式: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馀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勤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馀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鸲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于君无所营。

复制 梅尧臣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