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樣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绿萼纖细香花清幽,小园裏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纔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毎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捨弃,那芳醇的美酒。哪知原来是,桃花由於结子纔零落,并非为了春去纔消瘦。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樣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樣,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亦称《龙吟曲》、《小楼连苑》。双调一百零二字,前阕四仄韵、後阕五仄韵,上去通押。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青眼:《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後因谓对人重视,喜爱曰青眼。又见《晋书·阮籍传》。白乐天《春雪过皇甫家》诗:「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上阕惜春。「问春」二句写春天挟风带雨匆匆而过,而「何苦」二字却透出一種对春天风雨「驰骤」的责问,埋怨其徒劳自苦,言外已露人之「惜春」,关键并非在春去匆匆。继以芳花易凋渲染,又以垂柳差久旁衬。「算春」一转说春愁不在春光自身。 下阕抒怀。正因为人不悟物理现象而多愁善感,遂闹得「春恨十常八九」,真是春本无愁人自愁。「那知」三句,再为春光开脱,由青春到老成如「桃花结子」,出於自然。以下暗承愁出人间意脉,与人生世事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从而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全章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入人生哲思,与一般惜春词不同。点明人情胜过物理,难逃人生愁恨的主旨,深邃而婉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晁补之介绍和晁补之诗词大全

诗人: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
复制作者 晁补之
猜您喜欢

十六日夜戏书

形式:

贪作梅花梦,都忘柳絮禅。 可怜人与月,不似夜来圆。

复制 李俊民 《十六日夜戏书》
类型:

下太行

形式:

山中日日伴云闲,不见闲云只见山。 君去试从山下望,青山却在白云间。

复制 李俊民 《下太行》

寄别

形式:

马蹄踏破乱山青,送客风回酒半醒。 归客莫将云外指,大都一十五长亭。

复制 李俊民 《寄别》

跋窦子温江山图

形式:

淼淼澄江欲拍天,参差烟树老江边。 举头不见长安日,一棹秋风载酒船。

复制 李俊民 《跋窦子温江山图》

过云台

形式:

夜半风吹霁色开,晓乘残月过云台。 连山断处瞰平野,一线黄流掌上来。

复制 李俊民 《过云台》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