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晚云将入岳阳天。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渭河对岸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蒙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注释

咸阳:唐京兆府属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值:遇到,逢着。 咸阳桥:即西渭桥。汉建元三年(西元前一三八年)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故址在今咸阳市南。唐代称「咸阳桥」,当时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别。唐·杜少陵《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空蒙:一作「空蒙」,指细雨迷茫的样子。唐·杜少陵《渼陂西南台》:「空蒙辨渔艇。」 钓船:渔船。宋·黄山谷《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我梦江湖去,钓船刺芦花。」 「万点空蒙隔钓船」句:谓大雨密集形成的空蒙烟雾隔断视线,看不见渭河对岸的钓船。 还:一作「绝」。 洞庭:指洞庭湖。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咸阳值雨》是唐代文学家温飞卿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此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的表现手法,描写了雨的形态及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舒心的雨趣。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蒙飘渺的雨景。全诗风格明快,意象缥缈,在时空的跳跃中展现了一幅清旷迷离而富于动感的山水图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代评论家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景味俱远。 当代学者刘学锴《温飞卿诗词选》:后两句虽係眼前景触发的联想,但基于往日亲历,故写来仍有实感,且具有阔远的气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温庭筠介绍和温庭筠诗词大全

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
复制作者 温庭筠
猜您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绝句二首

形式: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复制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绝句二首》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阁六首

形式: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坰。 太官漫解供新粽,谏列犹应记独醒。

复制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阁六首》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后阁六首

形式: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翕呷霜纨动,阑班彩缕长。

复制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后阁六首》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夫人阁四首

形式:

修厦欺晴日,重帘度细风。 群仙不烦促,长在广寒宫。

复制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夫人阁四首》

次韵题画卷四首山阴陈迹

形式: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 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复制 苏辙 《次韵题画卷四首山阴陈迹》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