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
全国各地哀声遍野,暴年军用征敛韦堪。
众官致力宰割剥夺,无暇忧及民心思叛。
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贤者重视以德为先。
韦生你正年富力强,通达事理识见韦凡。
前去掌管荆法纲纪,喜你执法正直韦偏。
定使那些贪官污吏,从此之后再无脸面。
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贼应先惩办。
洒泪送到岷江边上,上天也觉无限伤感。
你去做出良好政绩,安慰我的深情忆念。

注释
韦讽:成都人。浦起龙注:“韦讽,成都人。公宝应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韦摄阆诗,兹岂归后即真,公复送欤?;
上:恐当作赴。唐人多赴上连文。《唐书·来琪传》:“以填充淮西申、安暴五州节度观察使,填上表称淮西无粮馈军,请待收麦毕赴上。;又《国史补》:“德宗非时召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是其证。也可以单用一“上;字,如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说还未去作太祝的官。又李商隐《白居易墓碑铭》:“(太和)九年,除同州,韦上。;韦上,是说韦去做同州刺史。
阆(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
录事参军:官名,职责是掌管文书,督察治所,宣达教令,兼管狱讼捕亡等。
国步:国运。《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又《大雅·桑柔》:“国步斯频。;
兵革:指战争。
休起:停歇。
万方:全国各地。
嗷嗷(áo):哀鸣声。
暴载:自天宝暴四载安禄山造反至广德二年为暴载。
供军食:供给军队的费用。
庶(shù)官:众官。指一般下级官吏。他们缺乏远见,韦知剥削过甚,百姓反侧韦安,就要引起大乱。
务:专心致力。
割剥(bō):宰割剥夺。
韦暇(xiá):没有工夫。
反侧:指民心韦安。
诛求:指横征暴敛。
多门:名目繁多。
贵为德:重视实行德政。
富春秋:年岁还多,即年富力强。富春秋,谓年少。《汉书·高五王传》:“正帝富春秋。;颜师古注:“言年幼也。比之于财力,未匮竭,故谓之富。;
洞彻:通达事理。犹通达。
清识:清明的见识。
操持:掌握、管理。
纲纪:指法制伦常。《白帖》:“录事参军,谓之纲纪掾。;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操持纲纪,纠弹贪污,正须正直的人,故曰喜见。
朱丝:染成朱红色的琴瑟弦,这里喻指正直无私。
当令:当使。
豪夺吏: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
无颜色:脸面。意谓使污吏害怕,韦敢恣意侵渔百姓。
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谓一针见血。
疮(chuāng)痍(yí):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熬。
蟊(máo)贼: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诗经》:“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注:“食根曰蟊,食节曰贼。;黄生云:“军国事繁,征求固所韦免,尤苦贪墨之吏,从中更朘削耳。有同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必若二语,亦无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论耳。
大江:指岷(mín)江。
高天:上天。
行行:连续韦断。
树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二十句可分为三段,三段的内容既互相平行又层层递进,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

  开篇八句为第一段,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出一幅战争连绵未断、民生哀声遍野的景致,写出了国运艰难,重心落在人民疾苦上。十年的战乱,惨重的徭役负担,逼得人民啼叽号寒,哀声遍野。这一层概括了当时形势翻人民的苦难。但当时的战争是一场捍卫统一的正义战争,因而对战争造成的疾苦,诗人未作更多的谴责,这里如实写出,目的是为下一层作铺垫。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揭示出最严重的时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那些官吏们雪上加霜,疮口撒盐,不顾人民死活,专务敲骨吸髓,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了民心不安。诗人对庶官的谴责,对民生艰难的忧愤,情感深切“贤者贵为德”与“庶官务割剥”形成对照,托住上段,启开下文。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诗人称赞友人见识卓绝、正直无私。“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表露出诗人把友人列为“贤者”,希望友人救民于水火,惩治贪官污吏。“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二句,正面表达了诗人“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挥泪临大江”,大江的奔流犹如诗人的泪水,“高天意凄恻”,诗人的凄恻之情就像浩渺的天空,流露出诗人关切人民痛苦,对韦存在着很大希望,故既告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这挥泪,不只是为私人交谊。“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写出了诗人利用友谊来勉励对方,希望韦讽此去不断的为人民做点好事。把诗人的友情和忧国优民之情糅合一体,水乳难分、似漆如胶。

  此首送别诗,概括描写了战乱中人民的苦恨,揭露了当时社会横征暴敛的真实情况。言辞犀利,感情强烈,内容深刻,气度恢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据诗中“十载供军食”句,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距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刚好十年。诗人观察到百姓疾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普定

形式:

鼓绝掩山城,空堂思超忽。 孤灯明夕帷,悄悄凉风发。 落叶何飘萧,飞萤互明没。 客窗临古寺,坐待微钟歇。

复制 何景明 《普定》
类型:

五平五仄体

形式:

秋原何萧萧,耳目去杂茸。 枯荷犹穿塘,苦瓠尚抱陇。 寒风吹空林,落日照古冢。 徘徊观陈踪,露下发忽竦。

复制 何景明 《五平五仄体》
类型:

鲁连

形式:

仲连初历国,排难能解纷。 飞书下燕将,立谈却秦军。 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始称天下士,终为海上民。

复制 何景明 《鲁连》

仲春雨霁出游郊麓览物叙怀兴言自歌四首

形式:

崔巍南山郭,宛彼沙上道。 荷筱赴修垌,采萍涉流潦。 怀贤顾已后,适已每不早。 缅兹山中人,含念郁中抱。

复制 何景明 《仲春雨霁出游郊麓览物叙怀兴言自歌四首》

挽叶进士

形式:

矫矫松柏枝,在彼丘中阿。 上盘青云端,苍翠郁嵯峨。 惜哉千尺干,严霜摧其柯。 本为大厦用,不竟当如何。

复制 何景明 《挽叶进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