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坛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译文及注释


注释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四卷本丙集作“再用韵,卢置歌舞甚盛”。广信书院本作“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玆从四卷本补。 国华:即卢国华。《丽水县志》:“卢彦德字国华。知广德军 建平县。旧籍有绝户物力钱,抑民代输绢匹,民苦之,多逃亡;彦德至,大搜隐漏,所入三倍于旧,遂以充赋。消虚户二千有馀,逃者复归。两守蜀郡,再历宪漕,并著声绩。召为户部郎官,除福建转运判官,官至朝请大夫。”《福建通志·职官志·提点刑狱文臣提刑》:“卢彦德,丽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绍熙间任。” 中州:指沦陷于金人之手的中原地区。 《黍(shǔ)离》:《诗经·王风》篇名。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代指故国残破,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元和圣德要君诗”句:唐宪宗 永贞元年即位,明年改元元和,平夏州、成都之叛,李师道、张愔(yīn)皆受命,二年献太清宫太庙,祀郊丘,大赦天下。韩愈时为国子博士,作《元和圣德诗》歌颂唐宪宗之德业。 青山:隐居之地。 活计:谋生之法。 诗坛:四卷本丙集作“诗墙”。 斩将搴(qiān)旗:《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汉朝〉》:“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这里借喻佔领文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是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作者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时写了赠送给接替他担任福建提点刑狱使的卢国华的。其作意在于从政治上和文学上对一个同僚进行勉励,要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用文学来为抗金事业呼喊。开头二句“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是劝导别人不要光去悲叹中原故土的沦陷,而要为本朝的抗金斗争写出鼓舞人心的新诗。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相似的进步文学观念。接下来的三句,意思一转折,表面上是说,谁像我这样老大无成,想归卧青山,可连生计都成问题;实际是退一步写,用自己的迟暮处境来作为对方的反衬,殷切希望他趁才华正旺,奋发有为,作出自己对国家应有的贡献。 下阕是对朋友的反复期望和规劝。过阕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勉励才华出众的友人大显身手,以歌咏战斗的雄劲诗篇去“斩将搴旗”,作诗坛的盟主。末三句,应合词前小序中“歌舞正盛”的叙述,劝说道:“如今你歌舞饮宴兴趣正浓,但我还有一言望你三思:咱们都已满嘴鬍须,不是少年人了!”言外之意是告诫对方,不要耽于歌舞酒色,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全篇风调质朴自然,快言快语,对友人的劝勉既坦诚直率,又语重心长。此词充满了作者所一贯保持的那种激昂奋发、对祖国命运高度关切的可贵精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浪淘沙 暮春即景

形式:

翠羽护桑麻,风景都佳。 纷纷蜂蝶过邻家。 却羡游人吟兴惬,满眼飞花。 陇畔绿云遮,碧晕天涯。 江城未听笛声哗。 为爱夕阳无限好,春色非赊。

复制 华岭 《浪淘沙 暮春即景》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三

形式:

屋角悬灯夹路旁,祁山月出又昏黄。 不知敬礼何神佛,比户门前一瓣香。

复制 华汝楫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三》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一

形式:

四面岚光拥斗城,眼前排闼翠微横。 行人如入山阴道,万壑千岩不识名。

复制 华汝楫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一》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四

形式:

不是齐门弹铗居,盘飨也叹食无鱼。 鱼龙鸡凤灵芝草,里谚传来信不虚。

复制 华汝楫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四》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二

形式:

凤凰山麓径横斜,换渡频通隔涧槎。 一勺凤泉清澈底,半山亭下试新茶。

复制 华汝楫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