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地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 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
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道理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喫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喫。有人对他说:「喫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喫。」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喫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 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 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江盈科

明湖广桃源县人,字进之,号逯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长洲县令,历官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江盈科被视为公安派成员之一,其诗文理论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
复制作者 江盈科
猜您喜欢

六月二十日偕同人载酒至城东陆氏中隐园看荷花至二鼓始归率赋

形式:

今年水满荷花低,前后一月稽花期。 花期忽展六月杪,花朵如盘色逾好。 陆家荷干捎城墙,隔城薰风沸满塘。 舣舟亭畔一双燕,闻信远复来寻芳。 雏莺纵老尚引吭,蝶翅不待秋间黄。 花前十客罗百觞,过午一一来追凉。 花枝迎客若问讯,一客一花须坐近。 坐久未穷花底蕴,花下蛩声亦殊韵。 残蟾出水光何陟,花竟嫣然开笑口。 看花亲切花转羞,花己低头客濡首。 花梢莲实花下藕,花底谁人小垂手。 引得荷盘贮杯酒,月影星光满盘走。 看花既足酒亦完,花外尚有千琅玕。 深绿影护红团栾,不须更与花朵语。 花外鹊声催客遽,一半酒人穿竹去。

复制 洪亮吉 《六月二十日偕同人载酒至城东陆氏中隐园看荷花至二鼓始归率赋》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二十六 山庄夏第二十六

形式:

滦河之北临边墙,每年避暑来山庄。 云山四面奎文署,云是山庄最高处。 澄然四海集一心,日日亭上占晴阴。 殿前引见员尝满,吏部带来分月选,更拨几馀念柔远。 山庄但识无炎歊,日昃可念宸衷劳。

复制 洪亮吉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二十六 山庄夏第二十六》

初七日消寒第六集瞿应谦别驾携酒招游虎丘久憩生公石时宿雾漫山饮毕不见一人怅然而返分赋得石字

形式:

山僧启山关,惊出双逸翮。 宁知携榼者,先巳候门隙。 僧寮虽未启,己布行客席。 楼台丹碧影,裹此寒雾白。 三载偶一来,为欢感今昔。 兼携亡友句,久憩生公石。 同侪撄世事,一晌闲不得。 千人石上苔,寥寥坐双客。

复制 洪亮吉 《初七日消寒第六集瞿应谦别驾携酒招游虎丘久憩生公石时宿雾漫山饮毕不见一人怅然而返分赋得石字》
类型:

青弋江舟行

形式:

顺流转比逆水难,北风吹水欲上山。 风中归鸟性偏急,逆浪逆风穿树入。 青山影外溪流足,溪水亦输江水绿。 水西明月来水东,却罩一角斜阳红。

复制 洪亮吉 《青弋江舟行》

种竹轩

形式:

百竹绿半村,十竹绿一巷。 人从巷口立,时与竹竿撞。 海上螮蝀来,馀光半轩绛。

复制 洪亮吉 《种竹轩》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