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为家。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
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

注释
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逐:跟随,随着。
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吹火:生火。
荻(dí):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父,以船为屋,以水为家,终日逐水而居,整年出没于江河水面,飘泊不定,饱受江风吹袭,为衣食而奔波劳苦。其中“白头波上白头翁”连用两个“白头”,是为了强调老渔父如此年纪尚飘泊打鱼,透露出作者的哀叹之意。写渔人之“渔”,表现了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洒脱、利落。“家逐船移江浦风”写渔人之“归”,对于渔人而言,家就是船,船就是家,故注一“逐”字,有一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意味。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这两句生活气息浓郁,但于其中也隐隐透出一缕清苦的况味,渔人终日以渔为业,吃到鱼也并非易事。其中“一尺鲈鱼新钓得”写渔人之“获”,“新钓得”三字完全是一种乐而悠哉的口吻,其洋洋自得的神情漾然纸上。“儿孙吹火荻花中。”写渔者的天伦之“乐”,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怡然的心情。尤其是一个“吹”字,富有野趣,开人心怀,那袅袅升腾的青白色炊烟,那瑟瑟曳动的紫色获花,再加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鱼香,较为安定的王朝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醉煞人心的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谷早年交游与长安求仕时期(懿宗咸通中至僖宗乾符末)。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郑谷诗歌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的李唐虽然各地叛乱不断,但唐王朝的力量尚处于优势,长安及其周边地区也算安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鹤林玉露》: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每菜羹豆饭饱后,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间,令儿童吟诵数过,自谓胜如吹竹弹丝。今记于此……郑谷云:「白头波上白头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郑谷介绍和郑谷诗词大全

诗人: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
复制作者 郑谷
猜您喜欢

六旬寿诞

形式:

飘飘天路跻元始,?能视兮跛能履。 中岁骞腾华屋居,老去盘桓石兜死。 石兜安稳亭内光,八窗洞达唯图史。 陈睡陶酣庾亮楼,人境不喧心远耳。 一笑青云足下生,苦尽逢甘良独喜。 过去流光不用追,向来短景今方是。 天授蓬壶三十三,曲中飏袖从风起。 阅尽乾坤胜事归,长生宝箓成仙纪。 亭中端坐嚼蟠桃,金门方朔今如此。

复制 刘麟 《六旬寿诞》

和李半溪社韵

形式:

寄言同社诸人贤,莫讶嵇康习性偏。 眼前乐事取便得,身后浮名何足传。 千峰好拾金光草,片石今生玉井莲。 有酒不醉本凡士,著书取胜非高玄。 张骞旷游最奇绝,中夜挥毫白日眠。

复制 刘麟 《和李半溪社韵》

与闻一山惜别二咏 其一

形式:

培塿槁壤藏蚯蚓,寂寞寒江走蠹鱼。 公论百年求断案,送穷文字绝交书。

复制 刘麟 《与闻一山惜别二咏 其一》

慨时

形式:

尽瘁空悲亦罔功,渭滨老子独从容。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复制 刘麟 《慨时》

飞霞阁二首 其二

形式:

晓日舒情春可怜,轻风吹送艳阳天。 泗洲堂下深杯后,又醉桃花细雨前。

复制 刘麟 《飞霞阁二首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