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凯旋舟次​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洲。​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六郡少年,三关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挂几行雁字,​指引归舟。​正好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河岳:黄河及西岳华山。 韩晋:指韩国,是由晋国分出的,辖区相当今山西东南及河南中部地区。 潼关:在今陕西华阴东面,为战国时秦国东部重要关隘。 虎旆:画有虎形的旗帜。 貔貅(píxiū):猛兽。此指代勇猛的军队。 ​千雉: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雉。千雉是很大一个城市了。 严:险。 六郡: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汉书》谓六郡多出名将。 三关:指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後汉书》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 贺兰:贺兰山,在今宁夏中部。当时是金与西夏的争战之地。 ​岳莲楼:在华山附近。 羯鼓:一种长筒细腰的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题目一作「从军舟中作」,但据词意,更符合「凯旋舟次」的意思。上片极写潼关一带形势的险要与军营气氛的肃杀。潼关雄峙华山以北、黄河南岸,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属军事要塞。在战国时,潼关正处于秦、韩两国的交接处。词开头就给人一种气象森严的景象,有高屋建瓴的气势。接着又从仰视、俯瞰、远眺的不同角度写这一带地区的高峻、惊险、辽阔,可谓有声,有势,将一幅苍茫壮观的有声图卷展示给读者。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一支雄壮威猛的军队出现了。红旗漫卷,西风烈烈,战云似乎也凝止了,笼罩在大河两岸,布满了肃杀之气。这样勇敢的军队,犹如钢铁铸的都城,使敌军不敢来犯。残月如钩,号角声在拂晓时候凄厉地响起。读者读到这里,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下片首句用「晓」字与上方结尾「五更」相衔接,可以说是了无痕迹。那时作者正穿着貂裘站立船头,这也许是件破旧的黑貂裘吧,就像当年苏秦落魄归来时穿的那样。面对着威武的军队,再看看自己这副瑟缩穷酸的样子,他不由得恨自己不能早早投笔从戎,去建功立业。看看那班在军中服役的将士们,无论是老的还是少的,这次都因收复贺兰山而建立大功,凯歌归来。就更觉得不是味儿了,更想解下儒冠戴上头盔去冲锋陷阵。战船随着南飞的大雁向京城进发,远处的岳莲楼也隐隐在望了。作者忽然想起,这次回去後,一定要大醉一场,是作为对这次战斗胜利的庆祝,还是为自己刚才的牢骚作慰藉?作者自己也真有点说不清楚呢!词的总体格调是昂扬的,豪迈的,中间有一点身世之感,几丝不快,但并不影响全词的总体风格。清人况夔笙说:「金词清劲能树骨。」我们从这首词中的确能领略到这一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折元礼

...
复制作者 折元礼
猜您喜欢

华黍

形式:

华黍应秋令,雨旸时致早。 湛湛凝露滋,离离含旭皎。 路客欲遮骑,农夫已驱鸟。 课田几多年,额庆逢佳兆。 前训凛欹器,遥心期万宝。

复制 弘历 《华黍》

非非引

形式:

是是非非非想天,颇有后进非其先。 众非一是是岂然,众是一非吁可怜。 乌黑燕白孰非禽,荆玉曰非卞血殷。 纪忆细故非大贤,措薪枕上非安眠。

复制 弘历 《非非引》

小大谣

形式:

小忙大闲日逐天,小输大受海纳川。 小积大馀日成年,小往大来愚避贤。 小失大得姑与旃,小惩大戒福小人。 小黠大痴螳捕蝉,小重大轻衡与权。 小损大益自上蠲,小忧大乐日惕乾。

复制 弘历 《小大谣》

千尺雪歌叠旧作韵

形式:

凛秋无雪雪乃有,宜在玉塞崇山山之后。 层阴积冰彼其常,夫何近带山庄映轩牖。 奔崖饮涧喷琼花,匉訇磕砉众响纷交加。 八音六律此繁会,似过挚干缭缺方武阳襄家。 君不见绘事后于素,又不见土鼓先云頀。 我非子也在川上,乃亦因心惬清悟。 渟漴漩澓潺且湲,鴐鹅麇鹿往复还。 试看一放势莫禦,其始涓涓滴滴渟滀山之湾。 ?流曲折阶前洒,雪色雪声交上下。 去年种树初点缀,今来翠干已盈把。 北何雁碛南何吴,一家中外咫尺夫。 取名聊尔寄清赏,岂知清赏原在神仙区。 便教溪侧安茗垆,绿杯香雪书浇吾。 秋云在天水在湖,兴于云水了不殊。

复制 弘历 《千尺雪歌叠旧作韵》
类型:

山田二首 其一

形式:

山田关外佳,村村期二釜。 春夏值时若,所幸沾秋雨。 以此胜关内,众善早登圃。 虚望彼其嗟,实偿此犹愈。 内外皆我民,所愿逢年普。 有怀每难遂,殷忧系心所。

复制 弘历 《山田二首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