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燕支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注释

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两月秋萧瑟”句: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 燕支雪:指海棠花瓣。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句:《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 何殊:何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写淫雨、海棠之景,把思想情感形象化,以抒发贬徒身世之情。第二首诗除展现宋代寒食的节令风俗外,更将寒食节雨、寒食节独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与东坡的身世遭遇紧密结合。这两首诗反映作者谪居黄州时痛苦、压抑甚至是绝望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他的人生中现实与理想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 此为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汪韩师《苏诗选评笺释》: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景以作官舍,情况大可想矣。 陈衍《宋诗精华录》:与《郓州新堂二首》皆次首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题傅吴令斋榻

形式:

棐榻聊爰处,蒲团半借禅。 梦将蕉鹿辨,德以木鸡全。 欹枕看山月,披襟嗽石泉。 好携青琐去,莫问管宁穿。

复制 张元凯 《题傅吴令斋榻》

寄晋陵吴生

形式:

永夜寒吹角,江天独倚楼。 以君怀璧罪,同我戴盆忧。 雁影吴关断,兰芳湘渚留。 长安联辔日,曾与酒人游。

复制 张元凯 《寄晋陵吴生》

初春湖上访顾始馀因留信宿二首

形式:

溪树能藏屋,行舟屡问人。 何知一区宅,宛在五湖滨。 细雨迎初服,深杯迟早春。 无劳鸡黍具,门外可垂纶。

复制 张元凯 《初春湖上访顾始馀因留信宿二首》

武陵江都尉过访

形式:

江淹系马帝城边,杨柳如丝尽暮烟。 从事步兵为日久,量移搜粟感恩偏。 月明寒铗逢燕市,花落春潮上越船。 莫以壮年消渴甚,漫随人去饮贪泉。

复制 张元凯 《武陵江都尉过访》

喜吴生除光禄丞

形式:

绿绶仙郎白马生,每过东省入西清。 亲裁黄绢将罂进,密傍朱旗引膳行。 漫托圣朝须纵酒,何知薄宦亦调羹。 由来作吏能兼隐,岂厌时过阮步兵。

复制 张元凯 《喜吴生除光禄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