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春事二首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其二】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注释

山房:营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 春事:春色、春光。 恬:这里指风柔和。 衣桁(hé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发:绽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两首七言绝句的第一首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诗写景细致,语言朴素自然;第二首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感情沉痛而出语含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虽气格甲索,却自流丽。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人去花在,情景凄然。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余谓“庭树”一联本嘉州绝调,后人为优孟者,家窃而户攘之,遂以此为套语,惜哉!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不知”、“还发”,多少宛转。 清代黄生《增订唐诗摘钞》:此调开中唐几许法度。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后人袭用者多,然嘉州实为绝调。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神韵天然。 清代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庭树”二句极意翻新,作诗皆当如是。 清代朱宝莹《诗式》:“还发”二字与上“不知”二字,一呼一应、开合相关。此首前两句就题起,实写法,后两句从题外另生一意,虚写法。凡落笔总宜子虚处摩荡,所谓“意翻空而易奇,语征实而难巧”也。(品)悲慨。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从萧条中想见繁盛,不言人之感慨,似写树之无情,使人诵之,自然生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岑参介绍和岑参诗词大全

诗人: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
复制作者 岑参
猜您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形式:

信知先世业,沦苦于尘劫。 今日受持经,我相渐休歇。

复制 释印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形式:

承佛记堪任,情忘境自沉。 解吹无孔笛,弹得没弦琴。

复制 释印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形式:

双林髻插簪,实志共同参。 梁王宣命处,一拍令通三。

复制 释印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七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形式:

经行谁得见,假相天真现。 不得志公时,也是深秋扇。

复制 释印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七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形式:

不可得三心,圆光得一寻。 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复制 释印肃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