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陈风 · 宛丘

: 无名氏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舞姿回旋荡漾,舞动在宛丘之上。我倾心恋慕你啊,却不敢存有奢望。 敲得鼓儿咚咚响,舞动宛丘平地上。无论寒冬与炎夏,洁白鹭羽手中扬。 敲得瓦缶当当响,舞动宛丘大道上。无论寒冬与炎夏,鹭羽饰物戴头上。

注释

宛丘:四周高中间平坦的土山。 子:你,这里指女巫。汤(dàng):“荡”之借字。这里是舞动的样子。一说游荡,放荡。 洵:确实,实在是。有情:尽情欢乐。 望:德望。一说观望;一说望祀;一说仰望。 坎其:即“坎坎”,描写击鼓声。 无:不管,不论。 值:持或戴。鹭羽:用白鹭羽毛做成的舞蹈道具。 缶(fǒu):瓦制的打击乐曲。 鹭翿(dào):用鹭羽制作的伞形舞蹈道具。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陈风·宛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述的是一位男子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反映的是将不可遏止的情感投射于生命的存在本质的外化形式乐舞中的文化内涵。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在技法风格上颇有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陈,国名。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之于陈,都于宛丘之侧。与黄帝、帝尧之后,共为三恪,是为胡公。大姬妇人尊贵,好乐巫觋歌舞之事,其民化之。今之陈州,即其地也。”(第一章)“赋也。国人见此人常游荡于宛丘之上,故叙其事以刺之,言:虽信有情思,而可乐矣,然无威仪可瞻矣。”(第二章)“言无时不出游而鼓舞于是也。” 明代戴君恩《读诗臆评》:“一之声曼,二、三之响切,真是流商变徵。” 清代陈震《读诗识小录》:“先断后案,遂使下二章叙述处文情不尽,‘汤’字包尽下二章,‘无望’判尽下二章,上为下断,下又为上注,格法尽奇。” 清代牛运震《诗志》:“一头两脚,一曲两直,别格活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隐真亭

形式:

作尉慕吾祖,吾祖非得时。 谁似芙蓉国,日见芙蓉披。 凉雨随风来,清香入酒卮。 自得真隐趣,不惭吴市为。

复制 梅尧臣 《隐真亭》

涂次寄罗道济

形式:

去年五月君到官,红渠正开湖水宽。 共酌汀洲不知暮,扣舷月露沾衣寒。 今年我罢欲归去,朋酒久来无此欢。 移舟不忍便为别,竞挈杯肴情未阑。 城堙欲闭各分散,溪云暗澹生悲端。 明日抱酲风雨急,野莲空看寄君难。

复制 梅尧臣 《涂次寄罗道济》

县斋对雪

形式:

密雪夜来积,起见万物春。 山川忽改色,草木一以新。 古邑失荒秽,王路覆平均。 从兹庆丰年,蹈咏惭小臣。

复制 梅尧臣 《县斋对雪》
类型:

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形式:

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 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复制 梅尧臣 《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寄衡山福严长老

形式: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复制 梅尧臣 《寄衡山福严长老》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