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
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注释
⑴寄柳氏:韩翃和柳氏赠答故事,见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及孟棨《本事诗》。
⑵章台:汉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如费昶《和萧记事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崔国辅《少年行》:“章台折杨柳。”《古今诗话》:“汉张敞为京兆尹,走马章台街。街有柳,终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诗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
⑶依依:柔软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爆发,柳氏以色艳独居,恐不免,便落发为尼。不久,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作品,有人认为是诗,有人认为是词(词牌名为“章台柳”)。在《全唐诗》中,卷二四五中收录此作,定为诗,题为“寄柳氏”;卷八九〇又收录此作,定作词,题为“章台柳·寄柳氏”。下面是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哲伦等人对此篇的赏析。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韵味深长,表达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颜色青青”,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谓是否安全健在,暗言社会动乱,邪恶猖獗,柳氏单身独处,其安全令人担忧,以疑问声口,则其忧虑担心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段和体态仍不减当年,与上文“颜色青青”相呼应。“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写得传神活现。

  全篇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诗人最关切的事: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嫁人?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韩翃介绍和韩翃诗词大全

诗人: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
复制作者 韩翃
猜您喜欢

送原尹考满还邑

形式:

二载弦歌潞水濆,歌声上彻九阍闻。 孔门原宰推高第,汉吏文翁自不群。 几处棠阴连绿野,双看凫影入青云。 情知百里淹贤路,且为苍生借使君。

复制 游朴 《送原尹考满还邑》

张肖山自廷尉出按察建宁便道还蜀 其二

形式:

千门寒色拂骖騑,千骑遥遥拥旆飞。 帝简近臣分拊牧,人夸词客有光辉。 蜀都惊负前驱弩,闽峤争牵直指衣。 此去恩波覃日出,都亭回首思依依。

复制 游朴 《张肖山自廷尉出按察建宁便道还蜀 其二》

送淡泉裴年兄得请归省 其二

形式:

主眷从容赐沐初,画车行望里门趋。 承欢日月谁堪换,矫首云霄思转纡。 青琐几年三殿疏,天闲万队五花驹。 知君未厌承明直,黼扆宵衣念正劬。

复制 游朴 《送淡泉裴年兄得请归省 其二》

唐华滨民部太夫人七帙时华滨奉使东旋 其二

形式:

游子承恩出汉京,大家拥传逐东征。 潘舆自快褰帷望,莱彩兼看衣绣行。 七十年回天女笑,三千桃见岁星名。 时人若问长生药,指取中霄玉露茎。

复制 游朴 《唐华滨民部太夫人七帙时华滨奉使东旋 其二》

次梁山胡郡伯存轩高象峰嗢驾夜宴

形式:

梁山秋雨满城泥,倦客西来思欲迷。 皂盖使君时过问,青州从事夜频携。 垂墙细柳今为帚,傍圃残桃旧有蹊。 为感流光须酩酊,不辞添烛听鸣鸡。

复制 游朴 《次梁山胡郡伯存轩高象峰嗢驾夜宴》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