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你看那朝歌屠牛的老者姜太公离开棘津,以八十高龄垂钓于渭水之滨。
不以清水映照白发为羞,只为等待时运际遇,一展胸中壮气和治国宏图。
他为遇明主垂钓十年,广投下三千六百钩;他的风度气质,冥冥中与周文王相契合。
圣人的行为变化如同猛虎之虎纹,骤然得志,愚者不能看透,当年棘津贩食之时,他也如同寻常人一般!
你看那高阳嗜酒的儒生郦食其发迹于草莽之中,向那崤山山东高鼻隆准的刘邦长揖自荐。
他入门只揖不拜,展开一番雄奇的辩谈,高祖停下侍女的服侍,上前恭敬迎接他。
他东去降伏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指挥谋划楚汉战争,战事顺利如同风卷走蓬草。
落魄的狂客郦食其尚能如此一展抱负,何况身负韬略能够比肩群雄的壮士呢?
我本欲攀上龙鳞得见明主,天门边雷公却轰隆隆敲响天鼓。
天帝与身旁许多玉女投壶娱乐,整日大笑,雷电闪耀,倏忽让天阴云聚起了风雨。
九重的阊阖天门不容许我通过啊,以额头叩门,门官却怒我搅扰天帝!
白日昭昭看不见我精诚之心啊,说我是杞人忧天。
猰貐猛兽一样的人磨牙吮血竞食人肉,仁兽驺虞一样的人不忍折断草木的茎干。
我的才能能够手搏飞猿、制服斑虎啊,在方寸深渊的焦原置身却不畏苦。
智者能够韬光养晦而愚者只知逞强显能啊,何况世人视我轻如鸿毛,何必展露才能?
古时有三位力能排山的壮士可谓才能卓然,齐相晏婴杀掉他们却只花费两只桃。
汉初吴楚七国起兵叛乱却不起用剧孟这样的名士,难怪周亚夫要咍笑他们注定徒劳无益!
梁甫吟,到此音声正悲切。
好像张华的两柄龙剑注定相会,我一定能得到际遇。
风云际会天地交感贤人得志啊,大才之人暂遇坎坷又当如何!

注释
长啸:吟唱。
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经纶:喻治理国家。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风期:风度和谋略。
大贤:指吕尚。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骊生入,则长揖不拜。”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隆准:高鼻子。隆准公:指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狂客:指骊食其。
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雷公:传说中的雷神。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三时:早、午、晚。倏烁:电光闪耀。晦冥:昏暗。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阍者:看守天门的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此自嘲之意。
⒀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竞人肉:争吃人肉。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接:搏斗。飞猱、雕虎:比喻凶险之人。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咍尔:讥笑。
张公:指西晋张华。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大人:有才干的人。□(左山右皃)屼:不安。此指暂遇坎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七十岁时还在朝歌屠牛为生,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 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郦食其吗?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改为洗耳恭听了。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 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鼓声敲得震天响,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说我是杞国之人无事担忧天倾塌。白日啊,你整天被乌云蒙蔽着啊,你怎么可以照到我忠诚忧国的心肠? 现在各地的军阀官僚一个个如同吃人的野兽——猰貐,阴险残暴。我却是驺虞样的猛虎,羞与合流,目前形势危险如同焦原——周围深渊高千丈而方圆才几十米,我却可以像姜太公和郦食其一样,斡旋处置游刃有馀。别看他们力可拔山的外表,我要去除他们却只需要两三个桃子,知道晏婴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人的故事吗?其关键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别硬碰硬的乱整。我可是去探过安禄山的虚实,他手下根本没有象剧孟一样的智谋之士,匹夫一个,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注释

长啸:吟唱。 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经纶:喻治理国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高阳酒徒:西汉人郦食其。《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郦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公:指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隆准,高鼻子。 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郦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馀城归汉。 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狂客:指郦食其。 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雷公:传说中的雷神。 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 三时:早、午、晚。 “倏烁晦冥起风雨”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倏烁,电光闪耀;晦冥,昏暗。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阍者:看守天门的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此自嘲之意。 猰貐(yàyǔ):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 竞人肉:争吃人肉。 驺(zōu)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接:搏斗。 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 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弄兵无剧孟”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 咍尔:讥笑。 张公:指西晋张华。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豐城(今江西省豐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 大人:有才干的人。 ?屼:不安。此指暂遇坎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梁甫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是李白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的作品。此诗借用乐府古题,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巧夺妙换,翻出新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磅礴,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尝观其所作《梁父吟》,首言钓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阳,卒自叹己之不遇。有云:我欲攀龙见明主……以额扣关阍者怒。”人间门户尚不可入,则太清倒景,岂易凌蹑乎?太白忤杨妃而去国,所谓“玉女起风雨”者,乃怒怼妃子之词也。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气魄驰骤,如风雨凭陵,惊起四座。 明末王夫之《唐诗评选》:长篇不失古意,此极难。将诸葛旧词“二桃三士”撺入夹点,局阵奇绝。苏子瞻取此法,作“燕子楼空”三句,便自托独得。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始言吕尚之耄年、郦食其之狂士,犹乘时遇合,为壮士者,正当自奋。然欲以忠言寤主,而权奸当道,言路壅塞。非不愿剪除之,而人主不听,恐为匪人戕害也。究之论其常理,终当以贤辅国,惟安命以俟有为而已。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以气胜也。若无太白本领,不易追逐。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梁甫吟》专咏吕尚、郦生,以见士未遇时为人所轻,及成功而后见。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此是大诗,意脉明白而段落迷离莫辨。二句冒起。“朝歌”八句为一段,“大贤”二句总太公。“高阳”八句为一段,“狂客”二句总郦生。“我欲”句入己,以下奇横,用《骚》“帝旁”句,指群邪“三时”二句,言喜怒莫测。“阊阖”句归宿,如屈子意,承上一束。“以额”句奇气横肆,承上—束。“白日”二句转。“猰㺄”句断,言性如此耳。“驺虞”句再束上顿位。“手接”句续。“力排”二句,解上“手接”二句。“吴楚”二句,解上“智者”二句。此上十九句为一大段。“梁甫吟”以下为一段,自慰作收。 清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雄奇俊伟,韩公所谓“光焰万丈”者也。又曰:通体设喻,所以错落而雄深。 清代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太白此诗则抱才而专俟际会之时。 清末吴闓生《古今诗范·卷九》:雄奇俊伟,韩公所谓光焰万丈者也。通体设喻,所以错落而雄深。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当年”句似杜。又云:缴是二,应仍是一。应看结句,更知用意之妙。 明代朱谏《李诗辩疑》:辞意错乱而无序,用事或涉妖妄。 清初吴昌祺《删定唐诗解》:此诗虽雄豪而不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
复制作者 李白
猜您喜欢

涵碧亭八咏 其七 夕照鸢飞

形式:

斜阳过亭西,纵目随所适。 何处一鸢来,飞飞破晴碧。

复制 程敏政 《涵碧亭八咏 其七 夕照鸢飞》
类型:

淳安道中用渔梁坝韵

形式:

桐梓何年盛,溪头尚有源。 疏梅临竹岸,细麦拥茶园。 兴薄飞鸦去,闲便浴鹭翻。 舟师能指点,空谷应人言。

复制 程敏政 《淳安道中用渔梁坝韵》
类型:

斋居喜雪联句

形式:

夜寒集疏霰,岁暮呈嘉祥。 天心重昭格,民事期丰穰。 斋诚达宵旰,祀出排缁黄。 同袍此共宿,旅夕能相忘。 凭檐俯轻飏,引烛惊微光。 严城漏声寂,小阁炉烟翔。 簌簌堕庭戺,霏霏闯堂皇。 萦空转飘撇,亚风随低昂。 乍翻燕山席,陡溢韩军囊。 剪裁谢新巧,涂抹羞妍妆。 同出联祖祢,分飞忽参商。 蚕缫散绩室,舞袂投东房。 辉增?衣净,爽激銮铃锵。 长河饫坚腹,断岭横截肪。 隉阱夷险一,羃野东西相。 雅栖惊欹仄,鸟篆馀偏傍。 疏影落高树,清威折幽篁。 雀困馀粒绝,兔穷数罝张。 委径没樵屐,回洲胶渔航。 望失远山色,坐想千林芳。 先春夺造化,异境开鸿荒。 潜阳地中复,宿沴物外藏。 馀孽息蝥螣,庶徵宜粢粱。 楼居足酣眺,市卧怜饥僵。 窗虚气逾肃,景绝诗能当。 云英幻无蒂,水种空传香。 槎通汉渚近,赋擅梁园长。 关戍肌欲皴,田畯乐未央。 沛泽浃穹壤,至治归明良。 竹宫怡圣情,词垣纪篇章。 邈哉继云汉,大庆垂无疆。

复制 程敏政 《斋居喜雪联句》
类型:

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建除体

形式:

建溪新茗如环钩,土人食之除百忧。 呼童满注雪乳脚,使我坐失平生愁。 朝来定与两难弟,执手共瀹青瓷瓯。 腹稿已破五千卷,举身恨不登危楼。 玉川成仙几百载,清气渺渺散不收。 典衣开怀只沽酒,闭门却笑长安游。

复制 程敏政 《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建除体》
类型:

哀灵椿卷为徐中行赋 其二

形式:

坟草青青岁月多,独馀庭树影婆娑。 他时结彩缠修干,重续徐卿二子歌。

复制 程敏政 《哀灵椿卷为徐中行赋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