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坛

天下人心爱至公,天心还与世人同。
自生羽翼三清去,不独丹砂九转功。
汉代变名游越国,道家遗像并萧公。
石坛正是飞升处,老鹤一声松桧风。

诗人:杨杰

宋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复制作者 杨杰
猜您喜欢

题榕庵

形式:

高人素有山水癖,抱树作堂依先构。 柯皮垂髯比龙虬,参天黛色射星宿。 南望平畴绿野开,炯炯芊芊水满隈。 大江绕郭四十里,人烟北辏越王台。 四时佳景一盼收,最喜春和及清秋。 明蟾曳练碧如画,东风吹拂翠光浮。 有时烟雨淡天半,流云飞喷入高楼。 亭宇玲珑分四面,气候温凉随节变。 恋巢好鸟不归山,名花别种丽葱茜。 过客闻知园林好,停车每爱踏芳草。 主人肴酒相为将,题咏缤纷粲霞藻。 顾谓善手写辋川,一幅嘉陵海内传。 携此东西复南北,方壶随侍左右侧。 名园未识景何如,请君披卷看翰墨。

复制 陈迁鹤 《题榕庵》

忆松尘山房旧居

形式:

门外春流碧一湾,栖真会此掩双关。 十年悔插红尘脚,安得身骑白鹤还。

复制 郭长彬 《忆松尘山房旧居》

天童寺古柏

形式:

太白名山古鄮东,结茅自晋永康中。育王晋松化龙去,天童古柏犹青葱。 此柏未知何代植,大都伯仲之间肩随从。昔闻天童山下路,二十里外皆青松。 载披《图志》稽古迹,诗句曾记王荆公。今亦凋枯殆将尽,纵有新栽,不敌老干常蒙茸。 幸哉此柏尚苍古,至今兀立山之中。无异孔明庙前树,根如铁石柯青铜。 我来偶然憩林下,两耳谡谡闻清风。问尔何由得年寿,雨露岂独私化工。 若非山灵暗呵护,得毋佛力广大多神能。

复制 陈劢 《天童寺古柏》

读王荆公鄞县经游记有感

形式:

荆公宰吾鄞,学校振士风。 石台足师表,楼王皆儒宗。 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 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 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一旦秉钧轴,方期恢前功。 任使非其人,海内滋怨恫。 近世行社仓,藉口师徽公。 良法鲜美意,流弊又安穷。 社仓与青苗,得失将毋同。

复制 陈劢 《读王荆公鄞县经游记有感》

四明山心隶字石刻

形式:

昔诵皮陆唱和诗,惜未亲探四明岩壑奇。又闻支山杖锡亦崭绝,山前石壁峭若屏风列。 上题四明山心四隶字,大书深刻传是汉人笔。生长是邦数十年,名山欲访心惘然。 我友裹粮携酒榼,舍舟登陆直穷山之巅。忽睹巨石高十丈,似从太华擘仙掌。 耸身特立傍悬崖,瞻之在前非惝恍。汉人隶法称奇古,碑版照耀遍寰宇。 字形不过一二寸,摩崖大书人罕睹。昔年嘉定钱宫檐,来修县志夸博淹。 广搜唐宋金石刻,录近弃远一任遗珠沧海潜。我友嗜古真成癖,济胜更饶腰脚力。 归贻拓本纸墨新,惠我奚啻百朋锡。吁嗟乎!开辟以来有此山,此书历劫未蚀苔藓斑。 得毋山灵默呵护,特使千古奇迹长留天地间。

复制 陈劢 《四明山心隶字石刻》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