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当作于公元747年(年唐玄宗天宝六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席间咏琴客》)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天宝六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本诗是其第一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曛(xūn):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适介绍和高适诗词大全

诗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
复制作者 高适
猜您喜欢

消息

形式:

消息传江上,风沙满目昏。 犹闻一路哭,已解万人屯。 财赋通吴会,帆樯下海门。 尚思衣食乐,生养累朝恩。

复制 汪中 《消息》

嘉树

形式:

嘉树挺秀色,深山交冱阴。 朔风一以至,琤琤传远音。 岂畏岁时晚,幽独委空林。 但恐春华发,无复霜雪心。

复制 汪中 《嘉树》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时瘗今资福寺后山长沈公培土为冢垣周之率诸生行舍奠礼恭纪

形式:

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 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 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牛羊不敢践,风雨蔽尘坱。 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 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 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 尚行夫子志,马鬣存规仿。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 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竹树交城阿,风日共骀荡。 释奠羞牲鱼,昔酒荐尊盎。 乐备八佾舞,礼简罢尸象。 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 法由图画变,事非释老攘。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塑像。 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 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贤者在人国,举措为世仰。 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况复神所依,祀典通肸蚃。 肃对在天灵,森然动精爽。 忍见陵谷移,呜呼委榛莽。 中也陪执事,于心劳向往。 车服展遗物,金石聆幽响。 具观典礼盛,忠敬非外强。 作歌告后世,用配两庑飨。

复制 汪中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时瘗今资福寺后山长沈公培土为冢垣周之率诸生行舍奠礼恭纪》

赠别吴白庵

形式:

尊酒河干客思沈,风霜晚岁惜分襟。 每谈泛梗嗟同命,偶拨孤弦遇赏音。 薄禄已虚将母志,劳生长负课耕心。 相期各有名山在,极目南天起暮阴。

复制 汪中 《赠别吴白庵》

白门感旧

形式: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复制 汪中 《白门感旧》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