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後片五仄韵。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後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咏伤春伤别,构思新颖。其略去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起首便着眼于山水,用作两譬: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强调伤心人面部表情的痛苦,无以复加。三、四句则紧承以上二喻作进一步的形象强调:行人去的地方,正是“眉眼盈盈处”,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对前文透漏的形象信息作反馈扫描,强化意象符号的特指意蕴,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特色。 下阕将“送君归”与“送春归”绾合,忽生“到江南赶上春”的奇想,复叮嘱“千万和春住”。无理之理,一扫万古惜春佳句为空。此种语意,此种境界,均未曾为人道着。宋胡仔认为末二句是用黄山谷“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语意(见《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卷三十九》),恐怕失考。因为王观登第那年,黄庭坚才十二岁,如果王观二十岁登第,也比山谷大八岁,王观不可能模仿黄山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王灼《碧鸡漫志》: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以眉眼盈盈之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观介绍和王观诗词大全

诗人:王观

王观,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
复制作者 王观
猜您喜欢

题李氏归盘谷卷

形式:

清江李氏子,遐栖蹈高躅。 萧散类辋川,幽深若盘谷。 荣华绝外慕,渔樵聊自足。 终此继家声,其乐矢弗告。

复制 王绅 《题李氏归盘谷卷》

长洲陆节妇诗

形式:

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 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 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 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 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 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 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 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 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

复制 王绅 《长洲陆节妇诗》

草堂对月分韵

形式:

明月转西壁,歌筵渐徙东。 一尊贫对客,百事懒如翁。 雁皦霜华外,虫栖露草中。 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欢同。

复制 王弼 《草堂对月分韵》

题太子楼

形式:

叠石为楼云与平,楼荒空有石峥嵘。 残基草长阴狐啸,幽壑人希野磷明。 少主羁魂悲海岛,孤臣忠愤殪燕京。 只今楼下潺湲水,似为当年作怨声。

复制 王弼 《题太子楼》

胡马图

形式:

夜醉葡萄倚壁眠,眼中胡骑忽翩然。 谁知惨淡寒绡里,中有黄榆万里天。

复制 王弼 《胡马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