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玄真子《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故加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篛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鐘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於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於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於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玄真子《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故加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题作「渔父」。毛本题作:「玄真子《渔父词》云:『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又毛本原注:「或刻山谷词。」《全宋词》修订本该词后注云:「此首别误入《豫章黄先生词》。」《全宋词》黄山谷名下该词存目。按《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夷白堂小集》亦谓该词係黄山谷作。宋人吴虎臣《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乐府·水光山色渔父家风〉》引徐师川跋可资参考。 玄真子:龙榆生笺引《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传〉》:「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西塞山、散花洲:傅子立注:「旧注云:『西塞山、散花洲皆在豫章。』按『西塞山』乃唐张志和《渔父词》首句,若『散花洲』乃在伍洲之下。公集中有与王齐万诗,且云『寓居武昌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齐万,蜀人,公尝往来其家。尝为王氏作门符对云:『湖外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谓此也。」刘尚荣按:「张志和词中西塞山,在今浙江省,『乃湖州磁湖镇道士矶也』,见《东坡诗集·卷三十三·又书王晋卿画四首》中《西塞风雨》赵次公注,有《方舆胜览·卷四·〈浙西路·安吉州·西塞山〉》为證。东坡词中西塞山,在今湖北省武昌东八十五里,竦峭临江,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武昌县·西塞山〉》。二者均与豫章无关。又王齐万,字子辩,嘉州犍为人。《东坡诗集·卷二十》有《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诗。《能改斋漫录·卷十四·〈记文·东坡戏书〉》:『王文甫所居在黄之车湖,即车武子故居,宅枕大江,即散花洲也。』又名散花滩。欧阳文忠《集古录·卷七·唐裴虬〈怡亭铭〉》:『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谓其地为吴王散花滩。』」 桃花流水:傅子立注:「《汉·沟洫(xù)志》:『杜钦云: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注云:『《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玻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刘尚荣按:「见《汉书·卷二十九·沟洫(xù)志》并颜师古注。」 斜风细雨:傅子立注:「唐开元间,隐者张志和为颜鲁公门下诗酒客,鲁公为豫章太守。一日宴集,坐客皆作《渔父词》,志和词曰:『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刘尚荣按:「词见《乐府诗集·卷八十·〈杂歌谣辞·歌辞〉》,题作《渔父歌》;别见《全唐诗·卷三百〇八》。又,《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颜真卿传》,无『为豫章太守』仕履;《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传〉》,足迹未及于豫章。傅注有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四月,东坡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上阕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光,下阕写渔父的生活景象。全词采用了描写、联想的写作手法,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东坡热爱自由、热爱人自然的情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华阳吟三十首

形式: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复制 白玉蟾 《华阳吟三十首》
类型: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形式: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记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隐显知有无。 夕阳挂树暮山紫,行行到此欲脱屣。 门前三径绿苔深,浩荡春风醉桃李。 子然放步成蹊菴,其一仙翁乐笑谈。 苍髯绿鬓两眸碧,霞标芝宇清岩岩。 青牛人去几千载,源流尚有弦孙在。 混俗和光四十年。琅庭琛馆五云起, 五湖四海来如蚁。天下三百六十洲, 未见堂宇高於此。自非先生真栋梁, 安能玄阃颜辉光。烟蓑雨笠捘入门, 琴佩剑履充其堂。先生何年创丹室, 宝篆灰寒门牖密。明窗净几一炉香, 何人会此真消息。先生何日结草庐, 读书丹台紫府书。有时瞑目坐蒲团, 闲即汲水浇园蔬。妙南老人画真迹, 一枝薜荔缠寒碧。莫问当年老沈翁, 先生默契真端的。竹锁菴边炼药台, 鹧鸪啼得百花开。归去武夷向人说, 也曾亲诣同原来。先生此功与此德, 不须语句碑诸石。铭在诸人肺腑间, 闻者欲见不可得。斩新花竹旧烟霞, 十洲三岛共一家。有人问着长生事, 默默无言指落花。璚山道人懒成趣, 勉强搜索此数句。明朝铁笛吹一声, 直入千山万山去。

复制 白玉蟾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类型:

凤凰台

形式:

凤去台空事尚存,晨钟暮鼓换罏薰。 鱼龙吞吐四海水,鸾鹤歌啸三天云。 花觉月寒春又老,沙知潮落夜将分。 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虚一声闻不闻。

复制 白玉蟾 《凤凰台》

叠字招隐二首

形式:

逐逐何时知足。来归山, 共种菊。有松为酒, 有藜当肉。亦有涧底芝, 亦有岩上瀑。白日自觉如年, 青山长是对目。闲云与充封门人, 清风为作扫室仆。朝宴息乎长松之阴, 夜偃仰乎冷翠之谷。我无涕唾津精气血液, 了绝喜怒哀乐爱恶欲。练空碧毓紫沖兮身如玉, 乘气御飞兮咏九霞之曲。

复制 白玉蟾 《叠字招隐二首》
类型:

狗子佛性颂

形式: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 乃为之颂云:雨过西风寒, 苍苔封战骨。可怜老将军, 饮马长城窟。

复制 白玉蟾 《狗子佛性颂》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