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雨花台: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这里地势高,可俯瞰长江,远眺钟山。 “山势”一句:这句说,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钟山:即紫金山。 “欲破”一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语。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好像欲与江流抗衡 “秦皇”二句:《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瘗(yì),埋藏。佳气,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王,通“旺”。 郁塞:忧郁窒塞。 城南台:即雨花台。 坐觉:自然而觉。坐,自,自然。 石头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以形势险要著称。 黄旗入洛: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此处说“黄旗入洛”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所以说“竟何祥”。 铁锁横江: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锁,均被晋兵所破。 三国:魏、蜀、吴,这里仅指吴。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金陵,史称六朝。这里指南朝。 萧萧:冷落,凄清。 英雄:指六朝的开国君主。 务割据:专力于割据称雄。务,致力,从事。 圣人:指明太祖朱元璋。 事休息:指明初实行减轻赋税,恢复生产,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事,从事。 四海永为家: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句,指全国统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是一支祖国统一的赞歌。当作者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长江滚滚东去的时候,不禁触景生情,吊古思今,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启介绍和高启诗词大全

诗人: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
复制作者 高启
猜您喜欢

题真如寺

形式:

旧红新绿都如许,尘世何曾有定春。 晚渡野航冲雨去,今朝佳处总吾人。

复制 王质 《题真如寺》

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

形式:

自有清风风不吹,虽无明月月相随。 此君不可无一日,奈有霜寒露冷时。

复制 王质 《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

问查元章觅龙团茶

形式:

戏龙顿断天门锁,来蛰公家片段箱。 恐有堕髯收不尽,觅来惊起雁凫行。

复制 王质 《问查元章觅龙团茶》

次通守韵题廓斋

形式:

遥传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卜定居。 金勒鸣珂班退后,玉堂挥翰酒醒馀。 试听掣动铃绦响,惊看飞来锦帕舒。 甘露堂前正秋色,集贤如堵望相如。

复制 王质 《次通守韵题廓斋》

夜泊荻港二首 其一

形式:

落日人家已半扉,隔篱问答语声微。 桑枝亚路蝉争噪,一似南村割稻归。

复制 王质 《夜泊荻港二首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