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注释
银汉:银河。
红墙:女子的闺房。
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思:丝。心,芯。皆双关语。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来”本意为“有 一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来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茧,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也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相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来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茧中。

  首联“几回一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茧遥”。明月相伴,一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相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一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相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茧。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茧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茧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相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相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茧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茧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也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也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一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也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茧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来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茧而更有了魅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黄景仁介绍和黄景仁诗词大全

诗人: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
复制作者 黄景仁
猜您喜欢

梁小庙乐歌 登歌

形式:

光流者远,礼贵弥申。 嘉飨云备,盛典必陈。 追养自本,立爱惟亲。 皇情乃慕,帝服来尊。 驾齐六辔,旗耀三辰。 感兹霜露,事彼冬春。 以斯孝德,永被烝民。

复制 沈约 《梁小庙乐歌 登歌》

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三

形式:

百司警列,皇在在陛。 既饫且醑,卒食成礼。 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凡百庶僚,莫不恺悌。 奄有万国,抑由天启。

复制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三》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六 介雅

形式:

明君创洪业,大同登颂声。 开元洽百礼,来仪奏九成。 申锡南山祚,赫赫复明明。

复制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六 介雅》

梁鞞舞歌 其五 明之君六首

形式:

有为臣所执,司契君之道。 运行乃四时,无言信苍昊。 宸居体冲寂,忘怀定天保。

复制 沈约 《梁鞞舞歌 其五 明之君六首》

和刘中书仙诗

形式:

清旦发玄洲,日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睹,寥廓下无见。

复制 沈约 《和刘中书仙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