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注解
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中部。秦塞:犹秦野。塞:一作“甸”。这一带古时本为秦地。
黄山:黄麓山,在今陕西兴平县北。汉宫:也指唐宫。
銮舆(luán yú) :皇帝的乘舆。迥出:远出。千门:指宫内的重重门户。此句意谓銮舆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而出。
上苑:泛指皇家的园林。
双凤阙:汉代建章宫有凤阙,这里泛指皇宫中的楼观。阙:宫门前的望楼。
阳气:指春气。
宸(chén)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处,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物华:美好的景物。后两句意谓,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宣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唐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阁道直达曲江。王维的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所谓“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经秦地,次句指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增强了时空感。诗人驰骋笔力,描绘出这样广阔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杂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就更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云雾低回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无数株春树,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显得生机勃发。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

  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诗歌的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弯弯曲曲的渭水萦抱着秦塞,河边的黄山盘绕旧日的汉宫。 天子的车驾行走在半空中,远远高出宫门的柳丛。 从阁道上回身望去,御苑里繁花姹紫嫣红。 云雾弥漫,一切都显得缥缈,独有帝城有一双凤阙高耸突兀。 春雨绵绵,树色葱茏,掩映着千家万户。 天子出行并不是为了赏玩景物,乘着阳气要把农事的政令传布。

注释

圣制:皇帝写的诗;蓬莱:宫名,谓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唐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阁道:谓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中部。 秦塞:谓长安城郊,古为秦地。塞:一作“甸”。这一带古时本为秦地。 黄山:黄麓山,在今陕西兴平县北。 汉宫:也指唐宫。 銮舆(luányú):皇帝的乘舆。 迥出:远出。 千门:指宫内的重重门户。此句意谓銮舆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而出。 上苑:泛指皇家的园林。 双凤阙:指大明宫含元殿前东西两侧的翔鸾、栖凤二阙。阙:宫门前的望楼。 阳气:指春气。 行时令:谓行迎春之礼。 宸(chén)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处,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 物华:美好的景物。后两句意谓,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宣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唐玄宗阁道出游的应制诗。从“望”字着笔,从广阔的空间展现长安宫阙的形胜之要,再写唐玄宗出游盛况:车驾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进入专用复道,车中观赏宫苑中的百花,皇城的巍峨壮丽,长安城的绿树浓阴、细细春雨,诗人心中当心怡气爽。全诗寥寥数语,尽显唐朝的盛大气象,笔势雄浑,色彩明丽,结构圆熟,被后人奉为应制诗的楷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其四

形式:

支离病骨怯初寒,眼底清愁更万端。 勉和新诗寄鸿雁,江城夜月觅君看。

复制 裘万顷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其四》

送范光伯北行

形式:

玄冥将归休,勾芒已促装。 江边疏柳青,江上寒梅香。 有客当此时,中流驾风樯。 欲学太史公,穷汶泗沅湘。 吾闻帝王州,雄丽几钱塘。 畴昔驻六龙,至今绘未央。 鹭洲横渺弥,凤台摩青苍。 名山与大川,往往遥相望。 是间或小留,不妨月徜徉。 平生学屠龙,袖手五字章。 兹逢贤主人,定知奏宫商。 追李逐杜陵,相与升其堂。 要令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秋风鸿雁来,因之东南翔。 写君磊磈胸,慰我离别肠。

复制 裘万顷 《送范光伯北行》

题伯量春风堂

形式:

未登春风堂,尝读春风诗。 春风不易得,令人每怀思。 一堂谁独无,所至皆有之。 奈何堂中人,此意多背驰。 听雨不对床,煮豆先燃萁。 宁赓粟布歌,不肯吹埙篪。 和气自此伤,怨怒无休时。 遂令君家堂,独立修江湄。 昔我尝宦游,兄弟轻别离。 自从失予季,忧闷鬓成丝。 仲叔幸无他,相从日怡怡。 数榻松竹间,颇与我辈宜。 浊醪无独斟,陈编有同披。 从今当杜门,共试春风词。 燕谷恐尚寒,暖律冀一吹。 君能不靳否,春风元不私。

复制 裘万顷 《题伯量春风堂》
类型:

赠仙茅道士

形式:

茅斋高卧日将午,自起钩帘试香缕。 门前剥啄谁叩门,杖履萧然颜貌古。 亟呼儿童延入座,饷以清风涤袢暑。 论医说相俱第一,触热远来寻我语。 嗟哉人生浪辛苦,到头事事皆尘土。 万钱鼎食吾无取,君有仙茅幸分与。

复制 裘万顷 《赠仙茅道士》
类型: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 其二

形式:

西风黄叶扫空庭,舞鹤翩翩堕雪翎。 一阵清风通鼻观,木犀亭下读骚经。

复制 裘万顷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