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

评析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在浙江上游建德江(新安江的一段)上,作过《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言情写景,历来为人称道,但似乎还未见有人指出:在此之前,南朝诗人何逊,在同一条江的下游富春江畔,面对着同样苍茫的暮色,作过一首情意相同的诗。这首诗,就是《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首句“客心愁日暮”,起调平稳,而包笼颇大。诗人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面对如此景象,使人不能不产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的慨叹。是以“客心”一句,实使“山烟”一句不呼自来,所谓因情生景是也。但是,诗人眼前虽不得归,归期却未必无望,所以他的内心,也不尽是悲凉。“山烟”一句色调太暗沉,于是“江水映霞晖”,诗意又振起。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这晚霞一及江面,一江流动着的,便似乎不是水,而是万匹锦绣。这一句色调明丽鲜亮,正是诗人心中希望的象征。“独鹤”二句的两两相对,机杼又与上二句相同。独鹤凌空,形单影只,则使人生一身飘泊之悲;双凫出浪,相亲相近,则使人生夫妇相聚、举家团圆的向往。不过,这二句与上二句对比手法虽同,但笔致一阔大、一灵动,其趣亦不相同,而分别可喜可玩。诗最后以离乡千里,天寒无衣,凄然作结,回应到首句,则全诗成一浑然整体矣。 这首诗,写景流丽,言情婉转,不作艳词丽句,能以本色见佳。尤其是其中间四句,对仗精切,音调谐婉,缀句连篇,宛如唐律,是全诗最胜之处。即此一斑,亦可知老杜“苦学阴何”之语,实非虚谈,若何逊之诗,真有可学之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何逊介绍和何逊诗词大全

诗人: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
复制作者 何逊
猜您喜欢

热中和杜自遣

形式:

时行风咳十人九,而我欲逃还不能。 漫扣苏盘弄白石,且诵欧赋憎苍蝇。 万里楼台正隐隐,三年几格何仍仍。 所思宛宛隔秋水,墨汁飞来字字冰。

复制 邵宝 《热中和杜自遣》

春日寄玉林

形式:

春日题诗问玉林,山中春色浅还深。 初鸣谷鸟乘风暖,半吐岩花坐野阴。 画舫壶觞游客兴,竹垆泉水老僧心。 凭君为约新晴后,绣岭堂前共一吟。

复制 邵宝 《春日寄玉林》

舜弼去张提学汝立至复用韵一首

形式:

旧游回首几鄱湖,白鹿堂坛半欲芜。 周氏图书元自孔,楚邦风壤尚连吴。 壮观独泛三江水,正学先驱万里途。 闻道春来多雨露,山城桃李已开无。

复制 邵宝 《舜弼去张提学汝立至复用韵一首》

答南沙用前韵

形式:

红梅又发旧年枝,多事相寻酒与诗。 草木欲蕃先喜色,冰霜虽老独贞姿。 君歌已到能言地,我赏偏于半醉时。 谁道忘忧但萱草,北堂移此亦应宜。

复制 邵宝 《答南沙用前韵》

次韵答见素先生

形式:

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 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 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 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

复制 邵宝 《次韵答见素先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