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郑风 · 出其东门

: 无名氏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身着白衣绿裙人,才让我乐又亲近。 我走出了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虽然女子多如花,但不是我爱的人。身着白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注释

东门:城东门,是郑国游人云集的地方。 如云: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虽然。 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藉。 缟(gǎo):白色;素白绢。綦(qí)巾:暗绿色头巾。 聊:且,愿。员(yún):同“云”,语助词。一说友,亲爱。 闉(yīn)闍(dū):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即瓮城门。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思且(jū):思念,向往。且,语助词。一说慰藉。 茹(rú)藘(lǘ):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全诗二章,每章六句。此诗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是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的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以为此女虽美且众,而非我思之所存,不如己之室家,虽贫且陋,而聊可以自乐也。是时淫风大行,而基间乃有如此之人,亦可谓自好,而不为习俗所移矣。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岂不信哉!”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此诗却是个识道理人所作,郑诗虽淫乱,此诗却如此好。”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小序谓‘闵乱’,诗绝无此意。按郑国春月,士女出游,士人见之,自言无所系思,而室家聊足娱乐也。男固贞矣,女不必淫。以‘如云’‘如荼’之女而皆谓之淫,罪过罪过!人孰无母、妻、女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赛兰

形式:

南有赛兰香,名花人未识。 光风散微馨,甘露洗新碧。 一月薰蒸来,氤氲在肝膈。 乃知方寸根,中禀天地塞。 谁为续骚手,俯仰空悽恻。 窗户悄无人,图书共昕夕。

复制 陈献章 《赛兰》

容圭挽诗三首一

形式:

师友道久衰,穷乡无可者。 是非真妄间,彼此不相假。 所适一以偏,较然见趋舍。 滔滔复滔滔,风俗日益下。 圭也何所之,终身在陶冶。

复制 陈献章 《容圭挽诗三首一》

益母草

形式:

有草人不识,弃之等蒿莱。 时来见任使,到口生风雷。 溲也佐未足,益以蜜与醅。 生者得其养,死者无遗胎。 岐黄开本草,夭札人所哀。 一物具一周,神功不可猜。 佳名夙所慕,广济真天才。

复制 陈献章 《益母草》

寄题严州严先生祠壁

形式:

既上桐江台,复弄桐江钓。 不食桐江鱼,不怕严光笑。 衣巾人笑侬,羊裘终未了。 堂堂范公碑,千古称独妙。

复制 陈献章 《寄题严州严先生祠壁》

得何时矩书

形式:

良友惠我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我所忧,下述君所移。 开缄读三四,亦足破烦污。 丈夫立万仞,肯受寻尺拘。 不见柴桑人,丐食能欢娱。 孟轲走四方,从者数十车。 出处固有间,谁能别贤愚。 鄙夫患得失,较计于其初。 高天与深渊,悬绝徒嗟吁。

复制 陈献章 《得何时矩书》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