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注释

版本注:此词一向版本颇多,原因自是苏子文采出众,作品备受关注和传抄、而此处仅能据《全宋词》选取其中一版,而将其他版本注在下面的注释当中、还望注意查阅。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后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后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后人多谓係託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占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中秋和子由」:元延祐本题阕。《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黄州中秋」。龙榆生校谓傅注本作「中秋寄子由」,与今见四种傅注题异,待考。 大梦:傅子立注引《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句:傅子立注:「唐徐寅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刘尚荣按:「此乃《人生几何赋》首句,《徐正字诗赋·卷一》作『叶落』;别见《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秋凉:《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秋凉」,一作「新凉」。 鸣廊: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鸣廊」。元延祐本作「鸣榔」。 「看取眉头鬓上」句:傅子立注:「正勤《落叶》诗:『年年见衰谢,看著二毛侵。』」刘尚荣按:「《宋诗纪事·卷九十二》引《宋高僧诗选》,『著』作『即』。」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句:傅子立注引韩昌黎《醉后》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又引潘逍遥《中秋无月》诗:「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 共孤光:傅子立注引南朝宋·谢希逸《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把盏:元延祐本作「把琖」,《苏长公二妙集》本作「把醆」,《东坡外集》作「把盏」。按此三字通用,今通作「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上阕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阕写悲愤,藉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南宋·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托盏凄凉北望。』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曰:『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凉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在钱塘作,时子由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 清·沈偶僧《古今词话》: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三月二十五日醵饮于西峰寺分韵得因字

形式:

牢穿不借踏青晨,信与林泉有夙因。 忙里偶成真率会,醉来不省乱离身。 归途西岭何妨晚,吹雨南风正送春。 烧笋煮茶须再到,一山古意要诗人。

复制 陈著 《三月二十五日醵饮于西峰寺分韵得因字》

戊寅三月十一日为桑麦说苦

形式:

一年景象在春光,底事今年春反常。 四十日来无点雨,二三月里却多霜。 麦苗病燥饭亏料,桑叶死寒蚕绝粮。 天下苍生不堪命,但看人事即阴阳。

复制 陈著 《戊寅三月十一日为桑麦说苦》
类型:

春晚课摘茶

形式:

玉川子后是吾生,自课园中拾晚荣。 搀雨金芒排世好,饱春香瓣见天成。 不烦钲鼓腾山啖,剩有旗鎗战酒兵。 凤舞赐团今绝想,只凭苦硬养幽清。

复制 陈著 《春晚课摘茶》

次韵梅山弟咏梅

形式:

冬塞方严春自通,老根芳脉与天融。 清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苏雪窖中。 庾岭依然开信早,孤山无复课诗工。 一枝在手驿风远,渺渺予怀谁与同。

复制 陈著 《次韵梅山弟咏梅》
类型:

溪上墺

形式:

满坡翠竹闲梅花,梅竹中闲住几家。 本为牛羊安着脚,近来狼虎肆磨牙。 青山绿水成烹鼎,白纸乌薪等撒沙。 邂逅老农聊慰劳,且随时刻做生涯。

复制 陈著 《溪上墺》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