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湖上废圃

古苔苍,题痕旧。
疏花照水,老叶沉沟。
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
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年的苔藓已显得黝黑,往日题诗的痕迹还能辨别。
近岸有稀疏的野花临水,沟底沉铺着枯黄的树叶。
绣屏上残留着蜜蜂分泌的黄色液印,蝴蝶飞过,在屏画仕女的衣袖上沾上了粉屑。
垂杨伶仃,懒洋洋地随着东风倾侧,翠叶像愁眉攒聚,带着春恨千叠。
我寻找村庄买酒,无人在楼上倚立,只有空荡荡的小船在树桩上系结。

注释
蜂黄:蜜蜂分泌的黄色汁液。
维:系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小令在“废圃”的“废”字上做足文章。要表现出废园的光景,当然得让事实来说话。于是作者以八句的大篇幅,来列举出种种例子。这些例示并无一定的排列规则,隐示了“触目皆是”、“信手拈出”的含义。而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又时出变化,避免了獭祭的单调。

  起首两句,以断语的形式出现。一是地上的苔藓,厚厚地铺了一层,颜色已现苍黑;一是壁上的题诗,墨迹隐约可辨,显示了陈年的特征。苔上着一“古”字,而题作则重于其“痕”,一苍一旧,呈现着荒凉残败的气象。前者反映自然,后者关合人事,这一起笔就定下了全曲的基调。

  三、四两句是另一种写法,出现了动作的形象。花卉无人照料,自开自谢,所余者稀,故曰“疏花”;落叶本已枯凋,飘坠日久,用上一个“老”字,妥帖传神,几无他字可易。“照水”、“沉沟”虽含有动词,到头来却归于静止。这又在荒败的景象上增添了几分沉寂。

  “蜂黄”两句是互文见义,作者有意运用“蜂黄”和“蝶粉”的近义词,也可说是一句分作两句表达。“罗袖”在诗歌中多属女性的服饰,在该曲中显然是指绣屏上残存的仕女图像。“绣屏”是室内的布置,而蜂蝶竟纷纷登堂入室,“废圃”的残破不堪,就更不在话下了。

  七、八两句为垂杨写照,则用了拟人化的移情手法。前述种种都是作者的观察,虽是着意细绘,却未有直接表达情感的机会。而此两句则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推近了作者的主体。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就为下文诗人的直接出场安排了过渡。

  结尾作者出了场,却已是在离开废圃之后。他甚而没有就此行发表进一步的感想,因为列示的景象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只是以“寻村问酒”的举动来坐实自己的感伤,而“湖上”竟也是一片无人的死寂。这一结笔更加重了废圃的悲剧气氛。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作品中有意识地选择了足与废圃前身引起联想的景物,如花叶蜂蝶、绣屏题痕、东风垂杨等。作者虽未言明它们变化衰残的成因,但作品感慨盛衰无常的主题,却在字里行间中表现了出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可久介绍和张可久诗词大全

诗人:张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字伯远,一说字仲远,号小山(《词综》)。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曾为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与乔梦符並称「双壁」,与张希孟合为「二张」。小山仕途失......
复制作者 张可久
猜您喜欢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

形式:

历年二百无书恙,天下储藏独此家。 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 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 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复制 全祖望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

再和汉晓太常诗

形式:

空山循发诉牢愁,为道秋今非我秋。 夏肄更谁完百粤,周遗枉自愧双留。 不堪东望长垂翼,祗合西归亟掉头。 三复林生大还句,居然骚些共神游。

复制 全祖望 《再和汉晓太常诗》

双韭山房夜话示董生秉缊秉纯兄弟

形式:

少而学道老无成,忽忽浮湛度我生。 岂有朝簪还入梦,每于时事尚关情。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 太白乍传临井纽,不禁中夜倚柴荆。

复制 全祖望 《双韭山房夜话示董生秉缊秉纯兄弟》

诘士闻予将至扬留所购沧酒见待

形式:

十年不接麻姑酿,横海春光梦寐馀。 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 旧闻几忆长洲老,绝品宜魁曲洧书。 正值江村黄叶满,旅人乘醉涤尘裾。

复制 全祖望 《诘士闻予将至扬留所购沧酒见待》

故光禄陈公士京遗集予求之二十年矣今春人日忽得其手稿喜而有作

形式:

逋叟风高汉管宁,半生心迹付沧溟。 海年竟向鲛宫尽,喟寓时呼蜑户听。 故国到今传义士,遗文不没有神灵。 昨挑七种新芽菜,把酒长吟酹一瓶。

复制 全祖望 《故光禄陈公士京遗集予求之二十年矣今春人日忽得其手稿喜而有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