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文山:文信公。 卷:这里指诗文集。 丹心:赤诚的心。文信公《过零丁洋》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浑:全。 碧血:语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丹心」和「碧血」並举,称颂为国死难人。 堪:可、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是谢皋父在文信公就义后不久为其诗文集所题。 起句劈空而来,文信公殉国的不幸消息传来,皋父肝胆俱裂,痛不欲生。但作者并不简单叙述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而是写自己在噩耗传来后的极度痛苦和迷乱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飞越千山万水,到万里之外的北国去和死者见面。次句承上而来,却又急转直下。当精魂不辞万里之遥,跋山涉水,到达北国之后,却又「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深深的悲哀和失望中,梦魂猛醒过来,原来所知已物化,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飞」的急切和「隔」的绝望,在这里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照。诗人悲不能已,痛哭着迸出了下面两句:「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忠臣死得其所,自己苟且偸生,又有甚么意趣?这两句用「死」、「生」二字组成奇特对偶句,蕴蓄着极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 第三联转向正面写文信公,进一步抒发哀痛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信公表明心迹、充满正气的诗句。如今,耿耿丹心仍在,而英雄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尾联推进一层。痛苦是需要发泄的,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竟然没有可以发泄自己感情之处。伤心之泪,未能明流,衹得暗吞。末句委婉地表示决心,将埋名隐姓,遁迹山林,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此诗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抒写深沉的家国兴亡之痛。由闻知死讯、渴求重见到死生相隔、无缘重逢:再由壮志未酬、血沃大地,到无处挥泪,决心归隐,百转千回,从深处着笔,写到至情处,不辨是诗是泪。作者本以工于锤炼著称,这首诗却以白描见长,字字用血泪凝成,读之令人泣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谢翱介绍和谢翱诗词大全

诗人:谢翱

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髮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
复制作者 谢翱
猜您喜欢

闲夜二首

形式:

道侣难留为虐棋,邻家闻说厌吟诗。 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 若使他生抛笔砚,更应无事老烟霞。

复制 司空图 《闲夜二首》

戊午三月晦二首

形式: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 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牛夸棋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 岂似小敷春水涨,年年鸾鹤待仙舟。

复制 司空图 《戊午三月晦二首》

喜山鹊初归三首

形式: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复制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三首》
类型:

灯花三首

形式:

蜀柳丝丝幂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 姊姊教人且抱儿,逐他女伴卸头迟。 明朝斗草多应喜,翦得灯花自扫眉。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 开尽菊花怜强舞,与教弟子待新春。

复制 司空图 《灯花三首》

修史亭三首

形式:

山前邻叟去纷纷,独强衰羸爱杜门。 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 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将心地著禅魔。 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 谁料平生臂鹰手,挑灯自送佛前钱。

复制 司空图 《修史亭三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