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注释

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 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 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 既:已经。 济:渡过。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告:报告。 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败绩:大败。 股:大腿。 门官:国君的卫士。 咎:怪罪,归罪,指责。 重(chóng):再次。 禽:同“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阻,迫也。隘,险也。言不迫人于险。 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鼓:击鼓,名词做动词。 勍(qíng)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 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赞:助。 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服:(对敌人)屈服。 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可宋襄公死抱住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他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左丘明介绍和左丘明诗词大全

诗人:左丘明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
复制作者 左丘明
猜您喜欢

武伯追和杨铁崖嬉春同作二首 其二

形式:

乍雨乍晴兴已饶,清明况说是今朝。 桃花镜中学人面,柳条水上拖舞腰。 物色无机容老态,杖屦有意凌危桥。 一路踏青浑不厌,卖饧打鼓仍吹箫。

复制 钱陆灿 《武伯追和杨铁崖嬉春同作二首 其二》

秋日虞山

形式:

雇直肩舆游兴浓,一重一掩荡心胸。 才穿常建空潭影,又踏夫差试剑峰。 北海东湖如夹涧,随山拂水总朝宗。 下来云气生衣袂,爱听松涛杖已慵。

复制 钱陆灿 《秋日虞山》

送玉友侄孙北上

形式:

羡君才足起吾家,鼓瑟青峰路未遐。 往往述诗如海势,年年梦笔是江花。 弃繻有吏传麟对,索米为谐识犬牙。 此去长安名更重,曾陪使者谕苴麻。

复制 钱陆灿 《送玉友侄孙北上》

上巳山中醉归

形式:

禊事初修乐且耽,出游如有味醰醰。 吾衰甚矣七十七,天气佳哉三月三。 眠柳始花腰旋舞,流莺半语舌犹含。 华胥祇在人间世,倒载归舟梦寝甘。

复制 钱陆灿 《上巳山中醉归》

九日西城登高

形式:

拓开眼界白云乡,老去登高兴转狂。 更上一层如世外,闲思千载几斜阳。 人歌人哭分三处,半醉半醒合两忘。 脚下游人还指点,白头几个是仙郎。

复制 钱陆灿 《九日西城登高》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