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王子台上

暑霁名王会,台成上客过。
清秋疏草木,落日上笙歌。
天地衔杯尽,风云傍槛多。
圣明今御极,谁复虑干戈。
李梦阳介绍和李梦阳诗词大全

诗人: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
复制作者 李梦阳
猜您喜欢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集庆寺

形式:

九里松,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以达天竺,凡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藤萝冒涂,走其下者,人面皆绿。行里许,有集庆寺,乃宋理宗所爱阎妃功德院也。 淳?十一年建造。阎妃,鄞县人,以妖艳专宠后宫。寺额皆御书,巧丽冠于诸刹。经始时,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时有人书法堂鼓云:“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好面皮。”理宗深恨之,大索不得。此寺至今有理宗御容两轴。六陵既掘,冬青不生,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元季毁,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 张京元《九里松小记》: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陈玄晖《集庆寺》诗: 玉钩斜内一阎妃,姓氏犹传真足奇。 宫嫔若非能佞佛,御容焉得在招提。 布地黄金出紫薇,官家不若一阎妃。 江南赋税凭谁用,日纵平章恣水嬉。 开荒筑土建坛追,功德巍峨在石碑。 集庆犹存宫殿毁,面皮真个属阎妃。 昔日曾传九里松,后闻建寺一朝空。 放生自出罗禽鸟,听信?黎说有功。

复制 张岱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集庆寺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保俶塔

形式:

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其绝顶为宝峰,有保ㄈ塔,一名宝所塔,盖保ㄈ塔也。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闻唐亡而惧,乃与妻孙氏、子惟?、孙承?入朝,恐其被留,许造塔以保之。称名,尊天子也。至都,赐礼贤宅以居,赏赉甚厚。留两月遣还,赐一黄袱,封识甚固,戒曰:“途中宜密观。”及启之,则皆群臣乞留ㄈ章疏也,ㄈ甚感惧。既归,造塔以报佛恩。保ㄈ之名,遂误为保叔。不知者遂有“保叔缘何不保夫”之句。 ㄈ为人敬慎,放归后,每视事,徙坐东偏,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违颜咫尺,ㄈ敢宁居乎!”每修省入贡,焚香而后遣之。未几,以地归宋,封ㄈ为淮海国王。其塔,元至正末毁,僧慧炬重建。明成化间又毁,正德九年僧文镛再建。嘉靖元年又毁,二十二年僧永固再建。隆庆三年大风折其顶,塔亦渐圮,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其地有寿星石、屯霞石。去寺百步,有看松台,俯临巨壑,凌驾松抄,看者惊悸。 塔下石壁孤峭,缘壁有精庐四五间,为天然图画图。 黄久文《冬日登保ㄈ塔》诗: 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日寒山影瘦,霜泐石棱苦。 山云自悠然,来者适为主。与子欲谈心,松风代吾语。 夏公谨《保ㄈ塔》诗: 客到西湖上,春游尚及时。石门深历险,山阁静凭危。 午寺鸣钟乱,风潮去舫迟。清樽欢不极,醉笔更题诗。 钱思复《保ㄈ塔》诗: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

复制 张岱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保俶塔》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

形式:

智果寺,旧在孤山,钱武肃王建。宋绍兴间,造四圣观,徙于大佛寺西。先是东坡守黄州,於潜僧道潜,号参寥子,自吴来访,东坡梦与赋诗,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之句。后七年,东坡守杭,参寥卜居智果,有泉出石罅间。寒食之明日,东坡来访,参寥汲泉煮茗,适符所梦。东坡四顾坛?,谓参寥曰:“某生平未尝至此,而眼界所视,皆若素所经历者。自此上忏堂,当有九十三级。”数之,果如其言,即谓参寥子曰:“某前身寺中僧也,今日寺僧皆吾法属耳,吾死后,当舍身为寺中伽蓝。”参寥遂塑东坡像,供之伽蓝之列,留偈壁间,有:“金刚开口笑钟楼,楼笑金刚雨打头,直待有邻通一线,两重公案一时修。”后寺破败。崇祯壬申,有扬州茂才鲍同德字有邻者,来寓寺中。东坡两次入梦,属以修寺,鲍辞以“贫士安办此?”公曰:“子第为之,自有助子者。”次日,见壁间偈有“有邻”二字,遂心动立愿,作《西泠记梦》,见人辄出示之。一日至邸,遇维扬姚永言,备言其梦。座中有粤东谒选进士宋公兆礻龠者,甚为骇异。次日,宋公筮仕,遂得仁和。永言怂恿之,宋公力任其艰,寺得再葺。 时有泉适出寺后,好事者仍名之参寥泉焉。

复制 张岱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西泠桥

形式:

西泠桥一名西陵,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陵作泠,苏小恐误。”余曰:“管不得,只西陵便好。且白公断桥诗‘柳色青藏苏小家’,断桥去此不远,岂不可借作西泠故实耶!”昔赵王孙孟坚子固常客武林,值菖蒲节,周公谨同好事者邀子固游西湖。酒酣,子固脱帽,以酒?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薄暮入西泠桥,掠孤山,舣舟茂树间,指林麓最幽处,瞪目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邻舟数十,皆惊骇绝叹,以为真谪仙人。得山水之趣味者,东坡之后,复见此人。 袁宏道《西泠桥》诗: 西泠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又《桃花雨》诗: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李流芳《西泠桥题画》: 余尝为孟?题扇:“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 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近闻且改筑,当无复旧观矣。对此怅然。

复制 张岱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西泠桥》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六贤祠

形式:

宋时西湖有三贤祠两:其一在孤山竹阁。三贤者,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也。其一在龙井资圣院。三贤者,赵阅道、僧辨才、苏东坡也。宝庆间,袁樵移竹阁三贤祠于苏公堤,建亭馆以沾官酒。或题诗云:“和靖、东坡、白乐天,三人秋菊荐寒泉,而今满面生尘土,欲与袁樵趁酒钱。”又据陈眉公笔记,钱塘有水仙王庙,林和靖祠堂近之。东坡先生以和靖清节映世,遂移神像配食水仙王。黄山谷有《水仙花》诗用此事:“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暗香靓色撩诗句,宜在孤山处士家。”则宋时所祀,止和靖一人。明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重浚西湖,立四贤祠,以祀李邺侯、白、苏、林四人,杭人益以杨公,称五贤。而后乃祧杨公,增祀周公维新、王公?州,称六贤祠。张公亮曰:“湖上之祠,宜以久居其地,与风流标令为山水深契者,乃列之。周公冷面,且为神明,有别祠矣。?州文人,与湖非久要,今并四公而坐,恐难熟热也。”人服其确论。 张明弼《六贤祠》诗: 山川亦自有声气,西湖不易与人热。 五日京兆王?州,冷面臬司号寒铁。 原与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复留风月。 犹议当时李邺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苏白乐天,真与烟霞相接纳。 风流俎豆自千秋,松风菊露梅花雪。

复制 张岱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六贤祠》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